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小学低年级“动力型学困生”心理辅导个案研究报告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3-08-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摘要] 动力,《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推动工作、事业等前进和发展的力量。”“动力型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基本没有偏常,然而学习上缺乏了前进的力量,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障碍的学习困难生。

  在辅导过程中,通过课堂行为分析、作业错误分析、能力诊断分析、教育会诊,诊断出“动力型学困生”。同时抓住外在因素(家庭环境特点)及内在因素(学生心理特点)为突破口进行心理辅导。针对单亲家庭教育、重组家庭教育、寄宿家庭教育,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以及普通家庭中第二胎的教育,寻找形成学困生心理困惑的诱因。归类出现以下几个类型:“散”——散漫型,表现为上课注意力涣散,爱做小动作,对自己要求不高;“懒”——懒惰型,表现为不按时完成作业,该做的事不用心去做;“软”——意志不坚型,表现为做事虎头蛇尾,对目标早早放弃;“卑”——受挫型,表现为一次受挫折便耿耿于怀,做事前怕狼后怕虎;“懦”——依赖型;表现为无法独立完成作业,强烈依赖家长或老师;“逆”——叛逆型,表现为学习拖拉,做事逃避,有叛逆行为等。在实施个案辅导时,运用各种心理理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在千差万别的个案中,根据学生的认知偏差,运用强化理论、成功归因理论、ABC理论、行为矫正技术等理论技述,摸索出一些共同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辅导策略,如故事疗法、闯关活动、“契约合同”法等。

  个案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转化了一部“动力型学困生”。学生正确地认识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解决了心理困惑,明白了心理健康辅导、沟通的意义,在沟通中懂得了正确归因。学会了倾诉与倾听,在沟通获得了老师的同感、引导、关爱。在行为上有了转变。矫正了以往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力集中,不开小差,边听边思考,完成作业的效率提高了。树立了信心,学习上充满动力。在自己特长的领域施展了才华或在学习的其它方面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 心理辅导  个案研究  动力型学困生

一.正视弱势群体,把握基点。

  学困生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社会上有一种“追溯论”认为,许多高中学困生是因为在初中没有学好,初中的学困生是因为小学里就已经是学困生了,而小学高年级成绩不好,是因为在低年级时就没有打好基础,归根结底,把矛头指向了“小学低年级”。这种论谈显然很偏颇,但这种“刨根问底”的方法,也让我们看到了“起跑线”上的学困生,他们是十分值得关注的。在这类学生中,“动力型学困生”所占比例最多达57.8%,他们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的及自我意识方面存在较多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动机所抑制。他们在学习上缺乏动力的原因来自于外因与内因。外因来源于学校、家庭的环境因素及教师、家长影响的外部因素,而内因,则是学生自我意识不强,缺乏自我效能感,在学业的起始阶段就屡遭失败,形成自卑感、依赖性,导致厌学、恐学,成为“学困生”。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以自我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是这类学生教育的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小学低年级动力型学困生心理辅导个案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个案辅导,开发“动力型学困生”潜在的积极资源,让他们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相信自我,在学业上有所进步,摆脱“学困生”这顶帽子,和其他同学一样站在学业开端的起跑线上,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教育者切切实实抓好“学困生”转变工作做一些探索。
 

二.多方诊断研究,确定个案。

  1、课堂行为分析。(见表)

课堂行为分析综合表

 

 

 
 
个  案  表  现 原    因
对 教 师

讲课的反应
老是顾自己画画
 
思想不集中
 
对老师的讲课毫无反应
 
有些难点的地方听不懂
 
有时举手,有时开小差
 
注意力不集中
 
低着头,无动于衷
 
听不懂,也不愿听
 
眼盯着老师,但没有互动
 
“老师没有叫我回答”
 
上课比较认真,偶尔走神
 
有的地方太难了,不想写作业
 
课堂作业

时的反应
乱相做一遍
 
就想画画,不想写作业
 
动作慢,一有难题就停下来
 
对知识一知半解
 
都有完成,但做题较多
 
难做的地方懒得想
 
慢吞吞,一大半没完成
 
反正不会做,想也想不出来,没听懂
 
做了很久,才完成
 
写字的速度慢
 
做错的题比较多
 
上课没听明白
 
不安定的

课堂表现
只顾自己画画
 
自控能力差
 
只顾自己做小动作
 
自控能力差
 
骚扰邻座
 
自控力差
 
随声附和
 
自控力差
 
心神不定,老走神
 
自控力差
 
偶尔做小动作
 
自控力差
 
回答问题 默不作声
 
顾自己画画,没有倾听
 
默不作声
 
很自卑,胆子,不敢发言
 
回答语无伦次
 
口头表达能力差
 
发言不得要领
 
没有理解难点
 
缄默不语
 
把自己当作“局外人”
 
语言表达不畅
 
说话有些着急
 



  2、作业错误分析

  从学生的书面作业上,可以获得多信息。这6位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总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从零零总总的现象也可以,分析出这几位学困生作业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

  (2)记忆力不强,辨析能力差;

  (3)依赖性强,独立完成的有不够;

  (4)意志品质不佳,一遇一难题就打退堂鼓。

  3
、能力诊断分析

  (1) 
阅读能力分析:这6位学生的词汇遗忘较突出,记忆力不强,遗忘的速度快;其中有3位学生阅读慢,知觉信息能力弱;其中有2位学生阅读句子不完整,读一句话常常是支离破碎,其信息编码、组织能力差。

  (2) 
言语能力分析:这6位学生中没有一位是讲话口吃的,但都不能有条有理的陈述一件事,不能将句子组成一个意群;说话不连贯;不能理解抽象词;理解词意狭窄;不有连贯、完整地讲一个故事,只能零碎,单一把描述与自己有关的日常琐事,其中有一位表面上很会说话,但语言不规范,课堂上正式表达时常常语无伦次。

  (3) 
计算能力、分析:这6个学生不能记住数学公式,数学与符号联系困难,空间图形概念容易混淆;解应用题困难,心算能力差,口算能力差。

  (4) 
教育会诊

  这是上班主任、任课老师、辅导老师、家长以及学生一起参加的,多方沟通后,提出适当的干预方案。

三. 归因分类研究,确立方案。

  小学低年级“动力型”学困生在学习上缺乏动力,产生心理困惑的诱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在的,即学校、家庭等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如案例②中的傅新立,从小经历了父母离异,父亲再娶,后妈生子等在他看来是重大变故的家庭环境变化,失去了对别人的信任感,这种孤寂感、无助感是他在学习上缺乏动力的直接原因。而案例①中的潘雨涵也同样经受了父母离异的打击,更不幸的是,父母却在推卸责任,把孩子寄托在了退休老师家,这种“寄人篱下”的心理使孩子缺少了爱的温暖,更别说归宿感了,有时真像是无根的草,流浪的云。这两例单亲家庭子女、及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颇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外在变故是现实无法改变的,它的存在就像一个个“堡垒”——需要“攻艰战”。

  另一种产生心理困惑的诱因是来自心理方面的内在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情绪、意志等。案例4中的林智明,因为在学习上屡屡受挫,得到的都是否定的评价,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将自己成绩不理解、作业做不出来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原因,即自己脑子笨,根本无法和别人比,在自卑的心理下,他对自己的评价很低,学习也因此失去了动力。案例⑤中的张乐同学,存在着依赖心理,从小依赖习惯了,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人帮着,在家一刻都离不开父母,在学校离不开老师,无法独立完成作业,无法独立思考,无法自觉地在课堂上倾听。而案例⑥中的李世杰同学更是受到了百般宠爱,家长的期望值很高,所派的额外“任务”超过他所能承受的。在巨压之下,他产生了逆反心理,用一种无声的行动来“反抗”——拖时间,不管作业多少,总要写到十点以后,这种“逃避”使他对学生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案例③中的董莹莹则是还处对在幼儿园闲适的生活当中,无法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使他学习的兴趣不浓,学习习惯不好。以上的几种心理——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依赖心理……都使孩子对学习缺失了动力。

  1
、提出干预方案

  (1) 
制定干预目标,例如个案中的潘雨涵同学经诊断发现其上课都在画画,注意力不集中,错别字偏多:

  ① 上课思想集中,专心听课。

  ② 阅读课文要认识生字词。不在课文空白处乱涂乱画。

  ③ 独立完成作业,书写端正,不写错别字,不在作业本,空白处乱涂乱画。

  (2) 
具体拟订以下措施:

  ① 个别谈话,以增强信心。

  ② 学会倾听学习习惯辅导。

  ③ 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对形近字、意近字、同音字进行辨析。

  ④ 鼓励其利用课余时间画画。

  ⑤ 所画画拿去投稿,体验成功。

  ⑥ 将进步书面通知家长。(其它的干预方案见附件)

  2
、实施个案辅导

  (1) 
摸清起点,针对缺陷,针对学科,进行个别补救教学,就是“开小灶”。如案例2中的傅新立同学,在语文学习上困难较为突出,就专门为他进行个别补救教学。以听写为突破口,鼓励“笨鸟先飞”,先抄写两遍,再听写一遍,听写的当场批改,当场反馈。在后来的“闯关五项”中,都分别给予“闯关”的热身活动,如在小练笔时,先让其口头写作,再列好题纲,并提供一些好词语,这样练笔时就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不会无从下手了。

  (2) 
真诚沟通。沟通是心理辅导的主要渠道,在师生沟通中,全面客观地了解、评价学生,以激励的语言树立其信心;在师与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全面情况,达成共识,携手合作;在生生沟通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以榜样示范法,激起学生的内驱力。

  ① 师生的沟通是心理辅导的开端。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真实的情况,案例6中的小杰,不管作业有多少,都要做到十点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小杰的家长对他的期望特别高,为了培养他多方面素质,加重了不少任务——做完了作业读剑桥英语,读完了英语弹钢琴,弹好了钢琴则练书法……孩子不堪重负,于是便把作业拖啊拖,一直拖到了十点多,这样就不用干这干那了。原来如此,这样一来问题的症法所在已一目了然了,辅导老师不用再去苦思冥想。在沟通中树立其自信心。这是每个案例中辅导老师都会用积极上进的激励语言去鼓励被辅导的学生。尤其在对自卑的学生正确归因方面,如案④:

  师:每次通过认真思考做出了难题,你都可以进行自我欣赏,这种自我欣赏越多,你就会觉得自己聪明。下次遇到难题时,你就会鼓励自己:“再想想吧,我会做出来的,上次不是做出来了吗?我是聪明的。”慢慢地,你会变得越来越聪明,难题也会越来越少的。

  生:老师,这就是您常说的“越学越聪明”吧?

  师:对啊!你领悟得真快!我们在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中学会分析思考,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人也会越来越聪明,当然,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关键是自己有自信心,把“笨脑子”这种不合理的想法扔到太平洋去吧!

  在沟通中,客观地评价学生。案例三中的董慧颖同学,老师在沟通中是这样评价的,你上课表现积极,经常帮老师的忙,收作业本、发作业本,而且关心集体,优点很多噢!要是看看你的作业本,别人会不相信这会是你的,要是作业也认真做就更好了。又如案例五中辅导老师是这样评价张乐同学的:老师一直在关注你,你上课时很认真,不做小动作,也不说话,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但我发现你听着听着,就开始走神了。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沟通的开端就是要客观地评价学生,首先要中肯其表现好的一面,因为“好言一句三冬暖”,这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的距离,而接下来,就要提出存在的问题,这“矛头”要“一针见血”,要准而快,这样沟通时就会围绕一主题,让交流对话“形散而神不散”。  

  ② 师与家长的沟通。每个学生的家庭都是千差万别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重视程度也是不同。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如案例二中的傅新立同学,与他的新妈妈沟通,让我更真实地感受这孩子的心路历程。这孩子的父母在他四岁时就离异了,而父亲又在他五岁时再娶,在他7岁时新妈妈又生下他的“弟弟”,接踵而至的变化让孩子倍受打击。然而庆幸的是,他的新妈妈知书达理,不以白雪公主中歹毒的后妈为榜样,打算当一位“好后妈”,并以行动处处接近孩子的心灵,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沟通中,家长把老师当作可信任的朋友,没有保留也没有矜持,这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家庭背景。在与家长沟通中可以提建设性的意见,这也是“辅”和“导”双轨并行的所在。案例6中的李世杰同学的家长,一直处在是否给孩子重压的矛盾困惑中,如果不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素质,他将来无法面对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而如果在课余时间多让他学别的,孩子承受的压力太大。在沟通中,辅导老师冷静地采取了“分解法”,建议学生家长分时段,按轻重缓急、孩子兴趣等任务分解开,家长欣然接受,为接下来的实践辅导提供了保障。③生与生的沟通,在沟通中提高自我意识。对自卑的学生来说,他对自己的评价较低,总以为自己低人一等。其实“同学眼中的我”是怎么样的,这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3
、根据外在因素(家庭教育原因)及内在因素(心理原因),抓住个案在学习上缺乏动力的原因进行心理辅导。在个案辅导中,我们发现单亲家庭教育、重组家庭教育、寄宿家庭教育,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以及普通家庭中第二胎的教育是易发生状况,学生易出现心理问题。

  (1) 
单亲家庭的孩子经历了父母离异的变故,出现了慌恐的心理状态,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所说,他需要爱和归属感,如案例1、2两例中的学生。对于这样的个案,辅导老师在全面了解家庭背景后,以十足的爱心去关注孩子,从细心的事情去感化他,融化他的冰冻的心灵。其中对案例的潘雨涵同学,老师让她把老师当作妈妈,把班集体当作温暖的家:你长得和我的孩子很像,长长的睫毛,真像洋娃娃,多可爱。这一番话,让学生找到爱的归属感。

  (2) 
重组家庭的复杂情况是难以想像的,如何让孩子真切地体验到有人真正的关爱我,我也有一个家,这需要契机,在案例二中的傅新立同学对于新妈妈就拒之于千里之外,辅导老师在与新家长恳谈后发现“有药可救”,抓住让新妈妈为孩子拿牛仔裤参加集体比赛的契机,让孩子心理激起爱的涟漪。这时候的学生对爱将信将疑,对十分羞怯,需要眼见为实。

  (3) 
寄宿家庭是新近出现比较多的案例。由于家里离学校远或家长在外做生意无暇照顾孩子,常会把孩子托付在退休老师家。这种漂泊感与寄人篱下之感是孩子的心理特点。这样的孩子思维懒惰,做事得过且过,因为父母只关心结果(期末的分数),不关心过程(成长中的得与失,学习习惯的好与坏)。案例中的潘雨涵同学,就是其中一例,这孩子把自己沉浸在卡通的世界里,这样才有所寄托。辅导老师在给予高度关爱的同时,也引导合理安排时间,让孩子用行动体验亲情。

  (4) 
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存在着一个弊端,那就是过分的宠爱,因为就一个孩子,不爱她爱谁?就一根苗苗,不给它施肥给谁施肥?凡是家长有代办的都办了,因此孩子在长期的包办中学会了依赖,这种依赖的心理导致了孩子在思维上的惰性,在行动上的惰性。案例五中的张乐同学就是因为家中有“家教”,上课老走神。当思想野马脱疆后,她也不去勒一把,因为她知道即使没听什么,回到家还可听一遍,不会做会有人帮。针对这种依赖心理,辅导老师首先与家长沟通让其改变家庭教育观,并让孩子克服过度依赖性的弱点,自己的事自己做;更关键地是树立她的自信心,教会孩子正确评价自己并在取得一点点成绩时及时给以表扬和鼓励;在孩子独立地办一些事情的时候,给予指导和帮助,为孩子成功做好某些创造条件,因为儿童的心灵比较敏感和脆弱,如果总是遭遇挫折,很容易丧失信心。

  (5) 
在普通家庭中的第二胎教育也是目前新出现的问题,因为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已比较普遍,而有一些比较富裕的农村户口家庭已经开始有所变化,他们纷纷添上了第二胎。这第二胎便是家庭的“中心”,“千般宠爱”于一身,而另外会“千般期待”于一身。当这“爱”和“重任”委与一身时,孩子不堪重负。案例六中的李世杰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孩子在重大的压力面前,产生了逆反心理,学会了无声的“反抗”——即拖时间,无论作业多与少,都拖到十点多,这样长此以往,成绩一落千丈不说,还养成了拖拉的不良学习习惯。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体针对他人指出的地自己的要求,采取一种负面的,与他人所期望的截然相反的态度或行为的心理。辅导老师抓住这逃避型的逆反心理特点,向家长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同时运用指导学习方法,启发自我概念等辅导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这也正是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

  4
、挖掘潜能,让闪光点亮起来,体验成功。

  在研究过程中,用上“显微镜”淡化学生的缺点,用上“放大镜”强化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在某个领域展现出出色的才华,获得越来越多的自信。案例1中的潘雨涵同学就是典型的例子,她的缺点有“一箩筐”,上课、下课沉迷于卡通世界,而辅导老师则把这一点当作了“闪光点”,用中肯的态度表扬其画画传神逼真,进而建议合理安排时间,又让她参加班级的黑板报刊出,施展了她的才华,还鼓励她参加投稿,当自己的美术作品出现在报刊上时,孩子激动、兴奋、自信了,她体验到了成功,体验到了学习的动力,也促进了下一辅导的“良性循环”。

四.深入个案辅导,形成策略。

  “动力型”学困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对学习缺乏动力,他们各有各的“薄弱环节”,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反应不懂装懂,做作业效率不高等。在不同类型的个案中,积极探索辅导策略。

 

 

个案姓名 特     点 采取的策略
①潘雨涵 “散”散漫型

(缺少关爱、学习散漫)
谈话法+注意力集中专项训练
②傅新立 “软”意志不坚型

(多因素,还包括自卑)
认知矫正+“闯关计划”
③董慧颖 “懒”懒惰型

(学习缺少兴趣)
行为骄正法+注意力集中专项训练
④林智明 “卑”受挫型

(对自己的评价很低)
谈话法+ABC理疗法,成功归因心理
⑤张  乐 “懦”依赖型

无法独立完成作业
谈话法+依赖行为矫正法
⑥李世杰 “逆”逆反型

(逃避重压,养成拖拉坏习惯)
谈话法+逆反行为矫正法

  1、进行专项训练

  “动力型”学困生的上课表现共同特点,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落在了别人的后面。在辅导过程中,我对学生进行了注意力的心理训练和记忆力的训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其意志品质。

  2
、正确归因,改变认知。

  “动力型”学困生因为对自己的评价不高,而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索然无味,常觉得自己的“脑子笨”,这就可以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以及“ABC”理论去辅导。如案例四中的林智明同学将考试成绩不理想、作业做不了来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原因:自己脑子笨;而没有将之归因为外部的,可控制的因素:自己努力的程度不够。归因的错误,使创新对自己的成功所抱的期望很低。在案例四辅导:

  教师运用倾听、复述和面质等法,引导林智明冷静客观地分析成绩不理的真正原因:由于平时遇到难题就不做了,使得他没有掌握好知识,思考分析能力越来越差,而“脑子笨”错误归因(或非理性认知)又导致他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倾向,放弃了努力。教师又运用“ABC理论”对学生进行认知矫正,帮助他学会积极暗示,培养他的自信心。

  3
、行为矫正法的运用。

  根据斯纳金指出的强化理论:在某一特定环境中,学生自发地出现某一行为,这种在特定环境中出现的偶然行为会因为教师给予的一定的强化(批评或表扬),或是逐步减少,最后消除,或者逐步巩固下来,成为一种巩固的行为习惯。在个案辅导中,我们也运用行为矫正法来设计“矫正计划”。以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

4
、“闯关计划”。
  

  “闯关计划”是在辅导过程中设计的“合同式”的责任状,更恰切的说是行为改变计划。分解学习的远景目标时,就把它分成若干“关”,让学生去“闯一闯”。案例二中的傅新立同学,针对他语文学科单科偏差,设计了以下的五点:听写、背诵、阅读训练、口语交际训练、练笔……每次累加,闯关次数完成率是70%,就算成功。完成率70%也是几位商讨才确定的,因为他平时成绩都在60分左右,这样进了一小步。最后还让他郑重其事地签上名,以增加责任感。

 

 

语文单科偏差的个案辅导“闯关计划”
项目 内容 1 2 3 4 5 6 7 8 累  计
第一关 听写
 

 

 

 

 

 

 

 
第二关 背诵
 

 

 

 

 

 

 

 
第三关 阅读

训练

 

 

 

 

 

 

 

 
第四关 练笔

习作

 

 

 

 

 

 

 

 
第五关 口语

交际

 

 

 

 

 

 

 

 
备注 完成率70%就是成功。
结果


 



闯关者签名___________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个案辅导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具有反复性,不是靠几次心理咨询或心理训练就能转化一个学困生,有时虽然有所转变却又出现反复,让辅导老师心灰意冷地觉得——“江山易移,本性难改”。另外,个案辅导具有追踪性、长期性,即使现在学生有所好转,以后又会怎样呢?显然个案研究是十分艰苦的,也无法一下子出现一些大的成效。个案辅导的工作十分复杂,从诊断到辅导,需要大量的时间及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这也是个案辅导的艰巨所在。

  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许多形同质异的现象,因此个案辅导的时候,不能拿着理论按部就班地去运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一把钥匙开出一把锁来。

 

参考文献

[1]
李维等.心理学百科全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2]
邵端珍.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
汤丰林,学习策略研究的课题与方法.心理学动态,1995

[4]
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

[5]
林幸台.个别辅导手册.台湾:心理出版社,1996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用这种方式去教育孩子    下一篇:学生“心理孤儿”现象成因及对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