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德育课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3-08-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文 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接触德育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责任感教育、审美教育

  参考书目:《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21世纪是知识经的时代,她呼唤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在全面推行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今天,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输入信息,存储信息,并按照人们的意志(这些意志就是程序)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后输出人们所需要信息的自动执行的电子装置,它处理速度快、处理精度高、可存储、可进行逻辑判断、可靠性高、通用性强,而多媒体技术更是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多媒体集成系统,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及时、直观、生动和大量地把各种图、文、声、像信息展示在同学们眼前,从而增大教学容量,极大地满足教学需要,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通过以往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多媒体技术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随着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学生都有一个宽容、幸福的生活环境,特别是独生子女,他们更是集长辈的疼爱于一身,于是我们的周围便有了不少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心中只有自我,没有他人,更没有集体。做事不顾后果,没有一点责任意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责任感教育有必要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完成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任务的同时,就很有必要增加对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在这方面,多媒体技术必不可少。

  1、学生的自我行为责任感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敢于承担责任的好习惯。如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忽略班级废品的处理,而当老师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时,大部分学生会理直气壮地推卸自己的责任,说出"这不是我丢的","老师没有叫我扫"等等之话,其实这是学生对自己的言行缺乏责任感的表现。但是,如果仅仅靠说教是远远不够的。这时,我们一方面可以播放一些影像资料,主要是被污染的河流、街道等,给学生一个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发心灵的震撼;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想想这是谁的责任,通过观看、讨论,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平时乱扔垃圾的不良后果,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自觉注意保持环境的整洁。以后,学生就很少乱扔垃圾了,这样不但保持了教室的整洁,还使学生养成了自我约束、敢于承担责任的好习惯。

  2、学生对家庭和集体责任感的培养。学生是在家庭和班集体的教育下成长的,那么学生对自己的父母和老师应当尊重、体恤;同学之间也应互助、谦让,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学生缺乏对家庭和集体的责任感,他们对父母不礼貌,不尊重老师,不团结同学,对班集体的事无动于衷。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还按照过去的老办法,说说大道理,效果不会太好,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由于听的太多,有些学生已经无动于衷了。一讲到这些内容,他们就觉得老套、好笑,有的虽然在听,但真正做的却不多。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既要选择相宜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也要注意采取一些灵活多样的方法。我在教学这方面内容时,在课前先拍摄几个学生父母在外工作时的场面及个别老师一天工作时的场景,制成碟片,并附上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到上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这些碟片,同时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有些学生刚开始还是嘻嘻哈哈,但到后来看到自己父母辛苦工作时的场面时就不再言语了,有的还低下了头,显得非常愧疚。抓住这一细节,我再要求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是做什么的,每天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他们回家后还要做什么?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引发出思考,感受到自己父母的劳累,从而懂得自己也应承担起家庭中一些应尽的责任。另外,作为品德课教师,我还与学校的一些活动紧密结合,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如在学校布置班级或校园的时候开展一些活动,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布置教室,增强了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学生在这类活动中,感触很深,产生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3、学生对社会、对国家责任感的培养。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祖国建设的生力军。要使学生将来能够承担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除了要让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培养他们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感。而在小学阶段,这种爱国主义思想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之中,并付诸于实际行动。如在教学《我们的朋友》一课时,启发学生先了解一些关于一些珍稀动物的小知识,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在这些叫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后,引导学生边听边想是哪些动物?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时,再播放一些动物为大自然增添了美丽的颜色和无限生机,以及动物为人类带来益处的片断,学生的印象深刻,懂得有益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贵动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而增进保护动物的情感。再观看录像,让学生了解到随着工业污染的加重,一些珍稀动物,如大熊猫的生命受到了威胁,使学生看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明确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对学生给予社会责任感教育。另外,在其他内容的教学中,也可以播放一些介绍祖国名山大川的录像,让学生自己谈谈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作贡献的责任感。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适时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在传统方式的教学中,由于条件所限,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即使教师讲得口干舌燥,效果也不明显,特别是一些教材图片的印刷质量不高,画幅太小,在欣赏时视觉效果较差。而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展示精美逼真的画面,而且可以进行演示操作,它为审美教育创设了理想的视觉条件和环境,能营造出美的氛围,引起学生美的情绪反映,激发同学们欣赏美、爱美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1、语言美教育。语言是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人们用它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从而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美的语言可以增进人们间的友谊,促进人们的相互理解,不美的粗俗的语言,则会令人反感、生厌或者生气,乃至反目成仇,正如俗话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知道,儿童正处在语言习得的重要阶段,儿童的语言模仿能力很强,语言接受能力也很强,而辨别是非能力相对还很弱。儿童对不文明语言的抵制能力,更多的是来自文明语言的习得,而不是靠自身抵制力的发展。如果儿童一开始就习得文明语言,当遇到不文明语言时,他就会自觉地去维护文明语言而抵制不文明语言。在这一阶段,如果不注意对儿童语言美的教育,使他们染上不文明语言,将会给儿童的语言习得带来很坏的影响。学生语言美的形成和对不文明语言的抵制,所涉及的方面很多,如口语交际、行为习惯养成、文明礼貌问题、待人接物的态度,甚至对他们的品行和完美人格的形成都有影响。如果仅仅把它看作口语交际问题就未免太简单化了。所以,应该把对学生语言美的教育视为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教育的规律。在这方面,多媒体技术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如小学思品第一册《有礼貌》这一课,为了让学生模拟一下现实生活中的礼貌用词,我将一些礼貌语和一些相关画面组合起来做成课件,用多媒体让学生动手操作,把相应的礼貌词分别放到自己认为合适的画面里。如果送错了位置,计算机就会说“我不喜欢它,换一个好吗?”如果送对了位置,计算机会说:“你真有礼貌!”。学生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尝到了乐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语言美教育。

  2、行动美教育。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处在急剧变化之中,不仅新的事物和现象层出不穷,而且往往是非观念模糊,荣辱美丑不辨,有些行为已经渗透到了校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打架斗殴、偷窃等。而由于大部分学生活动范围狭窄,对于有些行为不能正确判断是非,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品德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信息化资源),并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达到信手拈来的效果,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需要。要达到这种要求,传统手段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多媒体技术能为品德课提供大量的开放性的信息资源,利用多媒体电脑系统的网络功能,就能在课堂中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让教师和学生在知识长河中倘徉。如在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时,由于学生年龄小,不太容易理解,认为遵不遵守交通规则与美无关。于是我收集资料做了遵守交通规则的有关课件,里面包括各种交通指示图标和一些交通事故的动画。通过课件中动画的演示再结合平日路上所见、所闻,让同学们清清楚楚的认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不但危害自身生命安全,也会影响他人安全,它是与大家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也是一个人行动美的体现,从而使他们时刻紧记遵守交通规则。

  应该说,利用传统手法进行知识技法传授的品德课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全面、生动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从课堂的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学生美好行为和素养,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心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它对培养探究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施展的平台,并推动品德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信息化发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关于小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