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读后感中的“军令状”、“检讨书”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读后感中的“军令状”、“检讨书”

 

有人说:当学习经过多次机械重复,学习技能到达了最高境界,就成了一种本能,如“九九乘法口诀表”当熟读成诵并达到最高境界时,就变成了一种本能,大脑随时随地都能反应出来。

我们常见的读后感,它的情感性极强,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是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文体。它是否也能这样通过机械重复而变成一种本能,一种自然的、真实的感受呢?从以往读后感训练情况看,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学生为了把感受写得深刻一点,脱离原文、实际,不着边际地谈感想,其实都是一些空洞的谎言——摸不着、看不见;有的学生无感受可写,就大量复述原文,只有几句简单的感想,一句很感动、很激动、很了不起就结束了感受;还有的学生复述一段原文,来几句感想,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前者只有“感”,不见“读”,看不出感从何来;后两者从原文到原文,围着原文打转,看似有感,其实无感。这样的读后感有很多成了“军令状”、“检讨书”,食而无味,实难下咽啊,试想谁愿意读这样的读后感?

那么,像“军令状”、“检讨书”似的

      

读后感是怎么来的呢?主要是我们在训练中没有系统的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这样不但训练不了学生“感”的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读后感产生恐惧感,进而殃及其他形式的写作,后果不堪设想。在训练中,我们该如何避免?即如何系统训练,激活情感因素,培养“感”的兴趣,从而提高写读后感的能力呢?其实是有章可寻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践。

引路——学好“例文”,掌握方法

要想写好读后感,把“路”带好很关键。第一条路就是学好“例文”。“例文”就是让人当作例子的文章,它可以是我们的课文、课外读物,也可以是老师的“下水文”、学生的优秀作文。在教学中,许多教师经常是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介绍这些片段和文章,进行阅读、欣赏、分析,以引导学生读懂文章。但往往教师讲得是头头是道,谈感想时,有好多学生都说不出自己真正的感受。因此,必须让学生明白的:

    第一,“读”和“感”是互相依存的。“读”产生“感”,“感”由“读”而生。有些同学写读后感,只写“读”而不写“感”,成了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内容简介”。也有同学写读后感,只写“感”而不写“读”,成为无根底的随意发感慨。

第二,“读”和“感”并不是平分天下。前边的“读”实际上是写文章内容简介, 后边发一通感叹。“读”和“感”应该是水乳交融的。在叙述中,“读”和“感”要融为一体。比如写读了第十册《忆铁人》的读后感,这样的语言叙述就比较符合读后感的语体:“‘我一想起这些同志,想起这些活着的和死了的无名英雄,我就问我自己:你能达到这些同志的要求吗?你能代表他们的心愿吗?你不能……’这讲得多好呀!我觉得是针对我而言的。我在工作中有了失误,往往就缺乏自我批评、自我改正的勇气……”这样,“感”是由“读”而生,自然就是读后感了。

第三,“感”要结合实际。结合实际,可以是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是结合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一定要真正结合实际去“感”,可有些同学把读后感写成了 “检讨书” 、“军令状”。一对照,书上讲的都是“光明”的、正直的,自己一身都是“黑暗”、缺点。比如读了语文第十册《“我是你的儿子”》一文,有的学生在读后感中是这样的叙述的:“‘风雪中,他在9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生活困难的老贫农’焦裕禄生病了还忘不了工作,可我生病了也不来上学。我以后要向焦裕禄学习,无论生多大的病都要来上学……”有的同学甚至是瞎编乱写,生怕自己“坏”得不够,决心下得不够大。能联系生活实际是好的,但如果黑白分明的对比,那就会适得其反。如果读到一个杀坏人的英雄的故事,你是不是要联系“实际”说自己“去杀好人”?联系实际一个重要方面是联系思想实际,即读了文章明白了什么,知道了应该怎样做……比如,焦裕禄为什么能这样呢?我觉得他想把党的温暖带给群众,他觉得群众的事就是他的事,他实在是太了不起了,与他相比自己实在太渺小了。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的年代是我们的幸福、骄傲,我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真诚待人、认真负责、努力工作才对得起他老人家……

        

因此,读后感要指导学生认真地“读”,理解地“读”,有情感地读。没有真正的“读,不可能有“感”。而“感”也要找准“感点”,也就是自己读了以后真正有感触的地方。可以就材料的主旨发表感想,也可以从某一个侧面发表感想,甚至就其中的某一句话谈感想。如,上面的“自我批评”、“严格要求”“工作负责”等这些“感点”。再指导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大致结构,鼓励学生有所创新。学生由“感”有获,又能由“读”有得。

练笔——观察生活,养成习惯

    第二条路就是“练笔”。“练笔”可以分为课内练笔与课外练笔,就是对课文有关内容和课外阅读中涉及到的一些感受,进行几分钟的片段练习,把读到的真实感受写出来。这两者有机结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开始,学生对这种小练笔可能不是很积极,因此,要让学生对练笔有一个积极的思想认识。在教学中,我们首先可以向学生讲清练笔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练笔可以促使自己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由此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感受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号召学生去搜集古今中外学家刻苦练笔的故事,在班上交流,使学生对练笔产生兴趣。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去寻找班级内外刻苦练笔提高“感”的水平的人和事,让这些同学谈谈自己是如何进行练笔的。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从而激发、调动了学生练笔的积极性。

课内练笔可以借助教材,随文练笔。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找一些能引起学生共鸣、思考、斗争的片段,做一些练笔。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描写水“静、清、绿”的一段,我就紧紧抓住这一部分让学生深思,你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请写下来吧。有个学生写道:“桂林的水的确很美,让人陶醉。但我想到了我们家乡的河,它虽然比不上波澜壮阔的大海,比不上汹涌澎湃的江河,比不上水平如镜的西湖,但我觉得家乡的河却独有迷人之处:河宽而直,直得让你一眼望不到一个弯;水深而清,清得可以看见河底的水草、蝌蚪;水秀而活,就像一条不停飘动的丝带。”在练笔中,学生把桂林的水与家乡的河进行了比较,把这种美的感受写出来了。

课外练笔有它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不同学生在同时期内练笔的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如有的学生喜欢把“感”写成诗歌,有的喜欢编成儿歌,有的喜欢配上画,还可以让学生合作轮流写读后感等;内容可以各不相同的,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片段,还可以是一篇文章。同一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采用多样的“感”的样式,内容的长短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做主。学生立足自己的生活实际,随时写各种信息带给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真情实感。有的学生读了《我仿佛看到了光明》这本书后,这样写道:“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于条件好坏,而是在于有没有奋斗的精神。平时,有些人总以条件差、困难多等作为没有取得好成绩的理由。但和小作者相比,这些困难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只要大胆地去面对一切事物,在那时就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我要做小作者这样的人。”这就是学生的“感”,真实、自然的“感”,写起来容易,又有兴趣,就会养成习惯,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感”。

积累——创设环境,储备“感”源

为什么有的学生上课听讲非常专心,且态度十分认真,可谈到“感想”的时候却总是干巴巴的没有精彩之处呢?那是因为学生没有很好的积累,学生没有深厚的文化知识的储备,腹中空空啊!这就需要第三条路“积累”。

        

自然环境海阔天空,社会生活包罗万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学生靠直接观察所获得的材料、感受,只能是凤毛麟角,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才行。而且《大纲》也要求六年制的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大量的课外读物中,内容广博、知识丰富、语言优美,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学生的课外阅读就好比是乘船远航,老师和家长带他们去不了的地方,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感受、体会,储备“感”源,不断地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为更好的“感”做好准备。

    那么,这大量的课外读物怎么来呢?毕竟学生自己的藏书量并不是很多。因此,我觉得在班级中建立班级图书角就很有必要,它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我就引导学生开展“献好书、买好书、藏好书、读好书”的活动,同时,结合学校图书馆,告诉学生只要一有空,你可以在班级图书角看书,也可以到学校图书馆去看书,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好感受。为开展好课外阅读做好了物质保证。

但学生课外阅读的“感”又怎么落实呢?我采取的是凭音乐符来鼓励的办法。学生课外阅读背诵《古典美文诵读》(有低、中、高三本)、《三字经》、《三十六计》等,然后默写在积累本上,通过查资料,写出自己特有的理解、感受,请家长签上名字,(有的学生为了表现自己,还要自豪地背给我听,我就为他们签字。)每背出一篇,我就给他们在展示栏中贴上一个音乐符,一学期完后,评选“古诗文小能手”。学生课外阅读优秀文章,进行摘抄背诵优美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请家长签字。我看后,也为他们贴音乐符。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非常高。久而久之,学生的本子上和脑子里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课外资料和感受,口头表达的水平明显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交流——集思广益,享受快乐

最后一条路是“交流”。“交流”就是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这里的交流可以分为课堂交流和课外交流。通过交流,拓宽了学生“感”的视野,进而带动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感悟、学会表达、学会运用。

课堂交流是向别人介绍自己某一方面的学习认识和体会。在交流中,体会大家的与众不同,进而带动自己的独特体验,展现自己的风采,享受到其中的快乐。在教学《小珊迪》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珊迪‘不是那种人’”之后,不失时机地提出“小珊迪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小珊迪是个人穷志不短的人。他穷得只能靠每天卖几根火柴为生,这能有多少收入呢?他是多么需要钱啊!可是,不是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钱,他就是饿死也不想得到它。所以我认为他是这样的人。”有的说:“在小珊迪被车撞倒,生命垂危的情况下,还牵挂把应找还的零钱叫弟弟送去。他真的是太诚实了,现在像他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还有的说:“当‘我’去看望小珊迪时,小珊迪已经快咽气了,但不能瞑目的是弟弟的生活。我感受到小珊迪实在是太善良了,想到自己有时实在是太自私了,我会努力去做的。”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内心的感受被激发出来了,享受到了体验的快乐,就能写出真正的读后感。同时,我利用语文活动课时间,举办“读后感交流会”,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激励、互相启发、互相评比。如在一次“学雷锋读后感”交流会中,学生们先读了事先写好的感受,这些感受触动了大家,新的感受滚滚而来,学生们纷纷发表感想,如让座、见义勇为等,场面真是很热闹。好多学生之后又写了读后感,有情有理,有血有肉,让人难忘。

课外交流是指学生在其它时间与他人的互相体验。学生经常与同学、老师、家长、亲戚、邻居等谈及各方面的感受,这是我们普遍的一种课外交流,对于学生“感”的训练有一定的帮助。在这里,我有一种有效的课外交流方法,那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写轮流读后感。小组轮流读后感是请班级同学按每组4到5人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一个小组公用一本读后感,小组中的成员自己协商确定各自固定在一周中的哪一天写读后感,读后感在小组中传递,一周为一个轮流周期。每一个组员在完成自己的读后感的同时,都可以阅读其他组员的读后感以及“议论纷纷”专栏里老师和同学的评语,自己对于其他人的话有不同意见和感受的话,也可以在那里写上自己的见解。然后,请大家评出最精彩的“感”,张贴在教室的展示栏里,吸引更多的人来交流。这俨然是一场辩论赛、“感”的比拼,大家展示、交流的舞台。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发现我的学生特别能“感”,“感”得自然,“感”得真诚,“感”得实际,“感”得深入,杜绝了读后感中的“军令状”、“检讨书”。这样的读后感,我觉得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的洗礼;这样的读后感,打开了通往写作的大门;这样的读后感,能让我们的学生终生受益!

 

获舟山市语文论文三等奖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写字成为语文教学的又一片绿洲——谈多媒体辅助写字教学    下一篇: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