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情智交融,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谐发展 ————浅议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情智交融,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谐发展

 

            ————浅议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陶行知先生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而

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

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求

知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教学中,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

中,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更高。可

见,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

前提。我们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逐步树立起“让不同的人学习不

同的数学”,“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开放教学的观

念。在学习中,我充分体会到使学生生动和谐发展的关键在于发掘“主体

参与”的教育价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切实

让学生有所得。具体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可这样组织教学:
 一、设计情智交融,生动和谐的教学导入。

 新课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对整堂课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要将认知和情感和谐统一,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和愉悦的教学氛围,引生入胜。
      1、以旧知为铺垫,找准新知的停靠点
     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角度来说,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原有的旧知识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旧知是新知的停靠点。因此,认知基础是决定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内部因素。为此,在新课导入中要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搞好铺垫,使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成为联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从而温故知新。比如在学分数乘整数时,就要先复习分数加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和整数乘法的意义;在教比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时,先复习一下一步计算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因为没有前者,后者就失去了落脚点,学习便只能是机械地进行。
      2、以情感为依托,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积极的情感是对学习活动或对象的力求认识的倾向,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心理因素,这种积极的情感是主动学习的心态,学生必须具备主动学习的愿望,没有这种情感动力,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就不能积极发生。为此新课导入设计一定要以学生的情感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疑问,创设悬念,造成知识冲突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这样引入:“平时,都是老师考学生,今天就让同学们来考老师。”学生一听考老师兴趣倍增,教师接着说:“同学们随便说一个数,老师能马上告诉你能否被3整除。”当学生兴致勃勃地说出一些数,老师均迅速作出正确的答复。对此,学生感到很惊讶,老师怎么回答得这么快?到底有什么窍门?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想去探究。如在教“倒数的认识”一节时,教师有意让学生填空:5×(  )=1, ×(  )=1……看谁填得又对又快,制造了认知冲突,创设了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迫切的求知状态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进行情智交融,生动和谐的教学展开。

         


     情智交融是思维活动和心灵活动的统一,贯穿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为此,在新知探究过程中,既要寻找思维的展开点,突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要重视情感的交流,让学生以持续高涨的学习热情,愉快的学习。
   (1)、 创设 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 。

有位哲学家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开放的课堂实现了教学环境的开放和师生角色的开放,这就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因而主动参与。他们不仅仅是“学生”,有时还扮演“小老师”,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的角色,应打破过去那种“师授生听”的传统模式,师生的地位变得更加开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实现了学习方式、学习主动权的开放,进而让学生学会合作和体验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开放的课堂打破了师道尊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法,尽可能让学生经历学习材料的提供和处理过程,让学生内心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例如我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例5时,列出方程解答后,紧接着追问一句: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学生中马上有想出了几种不同的解法。师指出,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连一些待发展生都想出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结果在作业中学生果然用上了自己“发明”的方法。

         

( 2)、把握情感的交流点,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互动学习的过程乃是师生理性和情感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为此,教师不仅要在认识上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而且要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不断的心与心的交流。师生之间只有保持心灵上的交流,才能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友爱和宽松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心情振奋的心理状态之中。实际上,也只有在这种心理状态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创造性地展开,那么,教师怎样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呢?我认为最重要的首先是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始终都要积极地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教师讲授时,眼睛不能只看书本和教案,而应该与学生保持交流,连在角落处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目光。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教师更应全神贯注地、友好地注视他。其次是激励,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说得好”、“说得很有道理”等赞扬和激励学生的话应常挂在教师嘴上,即使对于说错的学生,也决不能漠然置之,更不能随意责难,而是要想方设法减轻学生因发言不好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并在适当时候再给机会,让他尝试获得成功的欢乐,从而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1、目的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又应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一堂课的课堂教学中,也就是说,练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由此,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掌握知识,那种盲目的、机械的、重复的练习往往是无益的。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关键之处在“平均分”,可以针对这个重难点设计“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练习,让学生在比较、练习中明晰概念。又如,学生学习了

         

“合数”后,容易把它和前面的“偶数”混淆起来,也可以设计专项练习,使学生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对比,准确掌握知识。
      2、整体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倾向,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定向、保持和强化的作用。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在课堂练习中主动地、轻松地、持久地、集中地投入到练习中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的练习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从练习的多样化入手:1、在练习的组织形式上要多样化。我们现在倡导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正是这种多样化的体现。个人的练习,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小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探究知识的能力;全班练习交流,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2、在练习的内容上形式多样,可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操作、巩固练习、综合练习等。在题型上,可以有补充、填空、判断、选择、连线、找朋友、补缺题等。习题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生动和谐的发展。

    在舟山市数学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体验,让我们的课堂柳暗花明    下一篇:“留出空白”绽放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彩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