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生物论文

让学生结合实际学习生物学

所属栏目: 生物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让学生结合实际学习生物曹万生(此文在1999年12月12日在辽宁省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上被评为二等优秀论文)中学生物课,是学习生物体和生物界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课程。生物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使学生了解生物学知识在农业、医学、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并为学生参加工农业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若教师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的,只有让学生结合实际,动脑、动手、动口,生动活泼地学习,才能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实践证明,凡是学生亲自观察过、亲自动手操作过的知识就不易遗忘。只有有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对于原理、概念就容易掌握。一、  加强直观教学开始以为农村的学生经常参加生产劳动,接触动、植物机会多,对农业生产和动、植物知识比较丰富,在教学上只要帮助他们整理整理,提高理论认识就好了。因此,对直观有所忽视。一次上到生物进化时,谈到苔藓和蕨类植物进化地位时,预先没有带实物标本,仅在口头上介绍了这两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结果有些学生把苔藓植物理解为真菌和藻类植物。后来,采集了葫芦藓给他们看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地说:“啊!原来就是这种植物。”由此看来,要把学生已有的实际知识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直观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教师在教学上要尽量应用实物标本,或用挂图、或直接演示实验给学生看。如讲到植物细胞、根茎、叶构造时,让学生通过显微镜来观察。没有现成标本装片就自己制作,如“小麦赤霉病分生孢子”、“蛔虫的口器”、“青霉菌”等制成临时装片供学生观察,有些抽象知识绘成普通挂图、分层挂图、剪贴图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教到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导管和筛管的输导作用时,通过演示实验,把抽象难懂的知识,具体化为看得见的知识。这样做使学生学起来易懂,兴趣也高。二.让学生自己动手要使学生真正掌握生物学知识,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学习了植物开花传粉知识之后,组织学生在小麦开花期,做了小麦有性杂交试验,使他们掌握小麦有性杂交的一般方法,为将来参加社会实践打下基础。又如学了螟虫的防治措施后,带领学生到田头观察水稻出现枯心苗原因和螟虫在稻根内越冬的情况,并捕捉二化螟和大螟进行对比观察,这样使书本知识通过实际的验证,掌握的更加牢固。积极创造条件,人人动手做实验。如发动学生寻找塑料盒(或纸盒),在盒的一侧开个小洞,再在洞口放上一块玻璃,紧贴玻璃放一颗浸胀的玉米(或大豆)种子,然后在盒内装上泥土,在另一侧放一支带孔的小杯,杯内盛些清水,这样,靠这杯子一侧泥土比较湿润,过一段时间,可观察到种子萌发长出的根大部分伸向潮湿的一边。这样学生就容易领会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及对某些作物在幼苗期采取“蹲苗”措施增强抗旱能力的原理。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他们可以看到实验全过程,又可以较长时间慢慢观察,还可以促使他们自己去克服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逐步提高实验能力。三.走出课堂去学习学习生物学,大自然是个好课堂,田间就是实验室,有丰富经验的农民就是好老师。为了让学生获得实际知识,教师应经常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野外去、到田间去,进行采集、观察、参观、访问等。如学生学到生物进化时,组织学生到山头河采集鱼类、贝类化石,通过这一活动,加深和扩大了学生对生物进化的认识,也增加了地理、地貌知识。采集来的化石标本,又作为直观教具,并向全校师生展出,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在大、小麦抽穗灌浆期,如遇持续阴雨天气,赤毒病大量发生,组织学生到麦田里观察赤毒病发生情况,使他们懂得赤毒病是由赤毒病菌引起的病害,不但影响麦的产量,人和家畜食用后会造成中毒及如何防治的问题。水稻生长季节,组织学生到田头观察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虫、螟虫卵块等。通过这些活动,加深了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为他们毕业担当义务植保员创造了条件。学习了植物分类后,组织学生到山野采集各种植物标本。当蕨类植物孢子成熟时,可看到不同蕨孢子囊里面含大量孢子,加深了对蕨类植物具有强大繁殖力的印象。学生们走在山间小路上,往往裤脚会粘附上很多鬼针草籽、苍耳籽、窃衣等,一阵清风吹来,会把路边的蒲公英无数带有白色冠毛的瘦果吹得像小降落伞一样在空中飘飘荡荡,使学生领会到这些植物种子复杂的构造及巧妙的传播方式,也促使他们思考自然界为什么同一环境又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等更深层次的道理。四.结合当地实际补充乡土教材当地群众创造的实际生产经验和新的生产技术,书本上是没有的。教师应在教学时结合有关内容进行补充。学习了大麦和小麦生长特性的知识后,就把当地群众“打麦压苗”的技术编写成教材进行教学,并在校园内组织学生进行种植实验。在冬前经过打压盖土的麦苗根数量比对照苗平均多4—5条,根的平均长度比对照苗长约5-6厘米,而且经过打压的麦苗根系长得粗壮,可以吸收土壤中更多的水分和养料,为高产创造条件,证明当地群众流传的“年里麦任人踏”的说法是有科学根据的。学到植物具有“顶端优势”时,就介绍了当地群众“果树剪枝培育高产果树的技术与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学生,果树剪枝的技术是抑制顶端优势,还是发挥顶端优势?组织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最后大家弄清楚是抑制顶端优势降低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生长,等侧枝长到一定长度再进行剪枝,一般来说,每年冬季剪一次枝,年复一年,果树就形成圆盘状树冠,增大了光照面积,使果树最大限度接受光照,从而达到提高果品产量、质量的目的。这样就把群众创造的实际经验提高到科学理论上来认识,使学生更明确群众的创造是合乎科学原理的。五.到实地去上课有些课,到实地去请有专长的人员讲解和示范,效果很好。在学习树木嫁接知识后,组织学生到附近苹果园或桑园先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讲解嫁接技术,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苹果园内已经接活和没有接活的苹果树植株,并思考嫁接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学生经过观察懂得了进行嫁接时,钻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必须对准,通过形成层分裂的新细胞联系,才能使两者愈合成一体。同时,利用苹果园里很多废枝条,大家动手,学习嫁接方法,并观察木质茎的内部构造。六、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了原生动物草履虫后,让课外小组学生采集草履虫,并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横分裂的全过程。学习甲壳纲前,让部分学生捕捉下和河蟹,饲养在玻璃缸内进行观察。上课时,教师提问:“河蟹有几对附肢?”多数学生平时虽然都看过河蟹,但拿不准到底有几对,只有认真观察过河蟹的学生能肯定回答“五对”;“蟹的身体特别短,有没有腹部?”多数学生也答不出来,只有饲养过蟹的学生能正确回答“有腹部”(即蟹脐)。因为蟹的腹部平时是折迭在头胸部下面,且薄而扁,不引起人的注意罢了;对《如何区别雌雄蟹》的问题也只有仔细观察过蟹的学生知道腹部尖而细是雄蟹,腹部又圆又大的是雌蟹。如此种种结合教学内容的课外活动,是不难做到的。通过科技活动使学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扩大了眼界、培养了观察力,提高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论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下一篇:“四步分析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