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例谈农村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长阳都镇湾镇庄溪小学  唐永胜

在我们农村小学的科学课教学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给学生配备实验工具箱,加上原有的自然教学仪器、设备损坏严重,所以好多实验无法顺利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更多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家长的配合支持是农村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的前提

科学课里大部分实验材料的准备,甚至一些观察探究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支持,才能顺利完成。每学期开学时的家长会,我都要给他们讲这些道理,争取家长的支持。现在我教三四年级两个班的科学课,学生在家长的支持下,人人都建有自己的工具箱,里面备有以下常用工具:手持放大镜、镊子、剪刀、胶水、一次性杯子、尺子、小木棒、细线......,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也无论是合作探究还是独立研究,这些工具箱时分时合,充分发挥了作用。

比如教学《种子里面有什么》一课,最后有这样一个动手操作:在器皿中每天放一粒绿豆,7天后观察发芽的况,验证我们的猜想。我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预测,并用简短的文字写下来。有的写:我认为豆子会慢慢地发芽,先长出茎,再长出叶子;有的写:我认为豆子应该是先长出根来;还有的认为根和茎是同时长出来的。由于大家都急于知道自己的猜想对不对,就在每天放学回家后认真地做这个观察实验,好多同学的家长还和孩子们一起观察,把观察到的生长情况都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充分使用了放大镜、镊子、尺子。在记录时,有的采用文字描述,有的采用图画表达,有的采用数据对比。在这个活动中,培养了他们长期观察研究的科学精神,让他们初步学会了工具的使用。而且与语文学科结合,培养了他们记日记的习惯,体现了新课改中学科之间整合的理念。

再如教学《油菜开花了》一课,孩子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工具,对油菜花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到了星期天,他们又把这些在课堂上到的知识加于拓展,对其他植物的花也进行了观察,有的还制作成标本,在比较中找出了花的共性和个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这不正是科学课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吗?

又如,《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有一个结晶分离实验,课堂上大家把杯子放在一起,让每个杯子里的盐水颜色不同,便得到了不同颜色的树枝。他们把这些树枝经过整理,编制成美丽的图案,还取了好听的名字―――有的叫《春华》,有的叫《秋实》,有的叫《幻想》,有的叫《心之声》……,科学与艺术的巧妙结合,无疑使孩子们更加热爱《科学》这门学科。

二、教师动手备器材是农村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成功的关键

科学课教学中的好实验器材,很少有现成的,我注意平时做个有心人,克服畏难情绪,因陋就简,亲自动手备器材,让大部分探究实验得以顺利开展。在教学《我们周围的土壤》一课时,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努力:一是土壤的三种成分――砂、黏土、腐殖土的准备。为了让学生对它们的特性能有个正确的认识,我到农田里找砂、黏土,在树林的落叶下挖腐殖土,然后放在阳光下晒干、碾细,用筛子整理加工,确保每个小组实验材料的一致性。二是过滤装置的准备。我在医院里找到了能计量容量的一次性杯子,把杯子的底部用铬铁铬出细密的小孔,做为滤杯。为了防止沙土从孔中漏出,便在底部加了一层餐巾纸。这样再来做实验,便较好地控制了变量。用另一个杯子放在下面作为测水杯,由于有刻度,所以就能很清楚地比较出渗出水量的多少。

本学期四年级学生学习《热空气》一课,按道理教师在做这个实验时,应该努力做到一次成功。但我却没有这样设计,而是首先出示一个自制的热气球,当点燃中间的酒精棉后,热气球并没有飞起来。看到这种现象后,学生们顿时像瘪了的气球,一时课堂上议论纷纷。此时,我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们从这个失败的实验中想到了什么问题?”很多学生想帮我解决问题,争着举手:“可能是塑料袋太重了、太小了”,“可能是固定塑料袋口铁丝圈太重了”,“可能是火不够大”……根据学生的建议,我把事前准备好的塑料袋换成大些的、比较轻薄的,下面的铁丝圈也换细铁丝的。经过一凡折腾,重新点燃后果然能升起来了。“是什么力量让它飞起来的?”“它能飞多高?”“怎样才能让它飞的时间更长一点”……通过观察、讨论,最后各小组合作完成了热气球的实验。这节课我自备器材,以试验失败为起点,唤起了学生跃跃欲试的欲望,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了有序的探索活动。

又如教学《空气的性质》,我就动手做了几支空气枪,这可是我的拿手活儿,我小时候就会玩这个了。用一段内径7MM左右的竹子做枪筒,用一段内径5MM左右的竹子做内芯,这种枪可以有许多的东西做子弹,比如打湿的纸、直径合适的野果、含有水分的果皮等。这些随处可见的材料,用在教学中,学生觉得新鲜有趣,达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我班田冰丰同学的家长是修车的师傅,他在家长的帮助下,用饮料瓶、气门芯等材料,成功地做出了压缩空气水火箭,令全班同学高兴不已。

再如教学《做一位小科学家》,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根70CM长的铝丝,让他们以此为媒介,使自己的钢笔、铅笔等站立在自己的手指尖上,这易备好用的器材,让学生尝到了科学认知的甜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是农村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必由之路

作为科学课教师,我时刻注意挖掘身边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有机地加以整合,使之成为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良好载体,这是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活动成功的必由之路。在教学《观察蜗牛》这一课时,因为农村蜗牛“资源”比较丰富,我就和学生一起去抓蜗牛,一边抓一边和他们交流感情。同学们第一次抓蜗牛很兴奋,抓了很多养在盒子里,但由于不懂蜗牛的生活习性死了很多,同学们分析原因:原来是蜗牛离开了湿润的环境而干死的。学生再次饲养时就注意了给泥洒点水。在饲养过程中,我经常关心学生的饲养情况,和同学们一起观察一起写观察日记。他们在观察中提出的好多问题如: 1、蜗牛的身体为什么是这样的?2、蜗牛的头部有什么特点?3、蜗牛的触角有什么作用?等等都在观察中迎刃而解了。而且学生还记录了许多我没有想到的而且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蜗牛相互之间是如何打招呼的?蜗牛长没长牙齿?蜗牛没有脚是如何行走的?在课上同学们把自己观察到的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看他们交流的眼神、口气和真的科学家没什么两样。由于是大家一起观察一起发现的,所以交流的气氛非常活跃,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保持了很高的积极性,也融洽了师生感情,同时也加深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实践能力。

我在教学冷空气是怎样流动的片段时,把学生带到了学校的厨房里,让他们实地观察冰箱里的“白气”是怎样流动的。虽然他们家里也有冰箱,但并不一定像这样注意地观察过。在这次活动中,他们不仅知道了冷空气的流动方向,而且明白了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

再比如我教学《热的传递》一课,由于仪器室里的酒精灯不够一组一盏,便让没有酒精灯的小组用蜡烛代替加热。结果同学们在观察中发现了不同的现象:用酒精灯加热的水,气泡是从烧杯底部的中间起来,到达水面后再向四周散开;而用蜡烛加热的,由于他们担心温度不够,就用了三支,结果发现气泡在烧杯底部是由三个地方产生的,气泡到达水面后都向中间聚拢。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对于热在液体中的传递方式更加明白了。

总之,科学课教学中的器材准备工作量大,但并不是十分难找,它们大多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只要我们勤于动脑、动手,科学探究活动就一定能顺利进行;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引领孩子们步入科学的殿堂。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以“趣”激学,打造科学“魅力”课堂    下一篇:提高小学科学学科单元综合制作活动参与度的有效措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