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规章制度

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

所属栏目: 学校规章制度  更新时间:2014-12-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规范和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制定《福田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

一、课程管理

(一)课程设置

1、学校应严格三级课程管理,务必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要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执行地方课程,合理开发和选用校本课程。学校有义务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学校有责任建立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对于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要进行自我监控,确保学校办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以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2、根据教育部和广东省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学校所在社区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并在每学年预备周报区教育局教育科备案。

3、由区教研中心或多所区属学校联合开发的课程报经上级有关部门同意后,可作为我区的地方课程试行。

(二)校本课程

4、依据《广东省学校课程管理指南》,学校在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独立或与校外有关机构或人员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实施前四个月必须报区教育局教育科审议,区教育科在一个月内反馈审议结果。没有通过审议的校本课程,不得在学校中实施。

5、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各学校对教师要提出一专多能的要求,将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般应遵循非教材化的原则。

(三)综合实践活动

6、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各学校要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得用其它课程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综合实践活动在课时安排上可贯彻固定安排与弹性安排相结合的原则,以体现课程的计划性和灵活性。

7、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小组,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要建立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予以积极的支持。

8、要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校内资源、社区资源、网络资源、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以及信息化课程资源等,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四)教材选用

9、国家规定课程教材的选择权在区教育行政部门。由区教育局成立分学科的教材选用委员会,负责全区的教材选用。教材的更换必须报区学科教材选用委员会,经同意后由学科教材选用委员会在国家教材审定通过的教材中用票决的方式选择,并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教育部门规定的发行办法,从正规渠道订购教材。各校一律不得征订使用未列入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公布目录的教材。

10、与教材配套的学习辅导资料、复习资料,必须根据广东省或深圳市教育部门下发的教材征订目录选用。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每个学科的教辅资料严格控制在一种以内。

二、教务行政管理

11、要合理配备任课教师,各年级任课教师的组合要优化并尽可能相对稳定。同时,要使各年级任课教师明确年级的各项责任目标和质量目标,以加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

12、开学前要科学、合理地编排三表:校历表、课程表(包括课外活动表)和作息时间表。按要求做好教材的预订工作。

13、放假前要宣布下学期教师的教学工作安排,要完成教师业务档案、学生学籍档案、各教学功能室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14、加强教学工作的计划、监控、调整和总结的管理工作。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定期对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巩固、教学评价和教学研究等工作开展检查、评议及总结工作。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做到管理手段现代化、网络化。

15、不得开设重点班、普通班或快班、慢班。需开设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班的,必须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16、学校与市外学术团体或者高校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应事前报请区教育局批准。

三、教学活动管理

(一)教学计划

17、应按照培养目标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和工作计划,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制定后,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得到贯彻实施。

18、开学预备周内,应根据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校历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出学校教学工作行事历。要严格按规定的时间上课、复习、考试、放假,保证每学期授课的周数。学校应严格执行教学工作行事历,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19、教研组应根据区教研中心学科组教研工作安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教研组工作计划应围绕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在开学第一周讨论制定完毕,并报教导(教务)处备案。应有计划地对各教研组计划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其落实。

20、备课组应根据教研组工作计划及本年级教学任务,在每学期开学预备周内组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分析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制定本学科教学计划,填写《教学进度表》,并报教导(教务)处审批。对不符合要求的,要督促其修改完善。教导(教务)处应有计划地对各备课组教学计划和进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其落实。

(二)教学准备

21、切实抓好备课组建设,同学科同年级有两名或两名以上教师的要设备课组。备课组的工作重点是抓好集体备课,要健全至少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制度,对集体备课的时间、形式、内容等要有明确的要求。学期结束时集体备课记录交教研组长检查,并集中交教导(教务)处存档。

22、要处理好发挥集体智慧与激发教师个人创造力的关系,教学设计既要体现集体备课的成果,又要体现教师个人的创新成果。教师备课情况应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

23、落实教案检查和交流制度,建立电子教案的管理系统,以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防止从网上照搬或抄袭他人教案。

(三)课堂教学

24、学校领导和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听取学生、学生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及时改进教学工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校长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随堂听课(每周至少听一至二节),以真实地了解和掌握教学常规落实的情况。要指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教师应给予鼓励与支持,对教改效果显著,教研成果突出的教师,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25、应结合教学研究课题,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定数量的教学研究课、示范观摩课,并形成制度。要组织好评课活动,做好记录并存入教学档案。要重视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经验。

26、学校领导都要求兼课。校长每学期上课时间一般不少于20节,副校长原则上应兼其所学专业的课程,每周上课不少于4节,学校中层干部要求担任其所学专业的教学工作。

(四)作业和辅导

27、应制定学生作业的基本要求,规定作业的基本格式,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作业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28、应加强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建立、健全对课内外作业量控制的方法,严格控制学科作业总量,以达到提高作业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

29、应经常了解各科作业批改和反馈情况,对不负责的教师加以督促改进。应提倡在作业批改方面作改革和创新,但不得以教改为名不批改作业。实行改革试验的教师应将方案报教学管理部门批准备案,期末写出试验效果报告。

30、要加强对教学辅导工作的研究和管理,要重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缩小学生学习的分化。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集体补课和收费辅导的行为,必须严令禁止。

(五)教学评价

31、应按照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的规定组织实施考试,严格控制考试、测验的科目和次数。

32、命题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兼顾检查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要加强对命题工作的研究,制定规范的命题程序,确保命题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注意试题资料的积累,逐步建立学校的试题档案库。

33、要加强对考试方法、方式的研究和改革,应注重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除笔试外,还可采用听、说、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的考查、考核和考试。要鼓励教师积极进行评价领域的改革试验,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高中选修课程,尤其是校本课程,学校应制订学分认定细则。

34、精心做好考试的组织工作,认真制定和严格执行《考场规则》、《监考守则》,端正考风,严肃考试纪律,保证教学质量检测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5、每次考试后要及时组织教师做好试卷及成绩的分析和讲评,以利于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要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分析、评价和反馈制度。不得给教师规定升学及考试成绩的指标,不能单纯地将升学率、班级名次、学生分数与奖惩挂钩。

四、教师队伍管理

36、应为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谐的人际氛围,并建立一个有利于促进教师敬业爱岗、积极进取的管理机制。要鼓励和倡导教师主动投入新课程的实验,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勇于探索,从而构建ldquo;学习mdash;研究mdash;实践rdquo;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

37、开展读书活动,构建学习型校园。应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和业务水平。要引导和鼓励教师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和信息,开拓获取现代教育资讯的渠道,学习新的理论,关注新的科研成果。要将教师读书的质和量作为教师考评重要的依据。

38、应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对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必须安排名师或有经验的教师负责指导,帮助他们尽快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适应教学工作。要敢于给青年教师压担子,促使他们更快成长。要为青年教师搭建舞台,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为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39、全面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认真贯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尽量提供教师学习、培训、进修的机会,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体教师必须参加以5年为周期、每周期300学时,每年60学时的职务培训,其中参加本专业学习的学时数不得少于50%。要重视和加强校本培训,保证教师校本培训20学时,骨干教师校本培训30学时,新任教师校本培训60学时。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学校在学习时间和费用上提供积极的支持。教师的继续教育考核成绩及学时数作为其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务晋级、聘任的必备条件。

40、要制订教师听课制度。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得少于15节。教龄不满3年,或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的教师,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得少于20节。教师听课后,必须要有听课或评课记录。要定期举办各类公开课,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教研组要组织好评课和交流工作,从ldquo;教rdquo;和ldquo;学rdquo;两个方面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取长补短。

41、要强化教学辅助人员的服务意识。实验准备和教学仪器、设施维修要及时,实验室、图书馆等各类功能室和食堂管理要规范化、制度化,切实为教育教学做好服务。

42、要建立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教师评价体系,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改进和激励的导向功能。要按主体性、民主性、发展性的原则,注重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单项与综合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业绩评价相结合,静态因素与动态因素相结合,从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对教师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五、教学研究管理

43、以新课程为导向,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和学校发展中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目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宗旨的校本研究制度,积极开展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

44、要以各种形式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要鼓励教师申报教学研究课题,倡导人人参与教改研究。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并对教师的研究工作给予有效的指导。要把校本研究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45、教学研究成果是中小学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是对教育的贡献。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对取得优秀成果的教师给予精神上的表彰和物质上的奖励,并把教研成果同教师的职务评聘、晋升、评优相结合。要特别注重对教师教研成果的总结、交流、推广和应用。

46、教育科研经费是为了满足开展科研活动基本需要而设置的专项经费。对上级下拨的研究经费,学校要按有关规定加强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并对经费使用情况加以监督检查。要设法扩大科研经费来源,对教学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设备及必要的会议、差旅费等,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资助。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下一篇:关于实施教育工作目标管理的意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