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规章制度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网络建设制度

所属栏目: 学校规章制度  更新时间:2017-01-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目  的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搞好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对三种教育的管理,形成有效的管理系统,积极协调,各司其职,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水平和效果。

  适用范围

  学校分管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代表,家长代表,社区组织代表。

  内  容

  一、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管理系统

  1、学校教育方面由分管思想教育的校长为首,政教处主任、班主任代表少先队负责人共同组成。其职责是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协调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进行指导,主动沟通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信息渠道,交流教育信息。

  2、家庭教育方面,建立家长委员会,由热心教育工作并有一定威信的家长组成,其职责是参与学校教育管理,转达学校对家庭教育的要求和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传达学校教育信息,成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

  3、社会教育方面,建立社区教育组织,由社区或地方行政部门分管宣传教育的领导为首,街道、厂矿企业、农村、社会教育团体及社区内学校领导等有关负责人组成。其职责是配合学校教育抓好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宣传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组织有意义的社会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组成的管理系统中,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协调其他两方面的工作。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途径

  1、互相访问

  学校同家长就孩子问题互相访问、交谈是教育好学生不可缺少的途径。家庭和学校间的互相访问既可交流学生情况,全面了解学生,也可在此基础上研究教育措施、统一教育口径,达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具体作法有:

  ①、校领导进行的研究性家庭访问。这种访问,面不一定宽,可以重点进行一些家访。目的在于针对当前学生情况,同家长研究教育方面的问题,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征求对学校荼的改进意见,为学校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②、常规性访问。这是学校教师和班主任的常规性工作。教师、班主任代表学校就教育孩子问题对家长进行访问。目的在于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商讨教育策略,明确教育目标,协调统一教育影响,提高教育效果。

  ③、家长访问学校,其目的在于商讨教育策略、明确教育目标、协调统一教育影响,提高教育效果。

  ④家长访问学校,其目的在于向学校通报学生在家的表现、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建议。

  2、通讯联系

  家庭和学校之间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实现双方的联系、互通教育信息的途径。这种途径可以弥补因学生多或学生家庭距校路程较远而带来的不便。互相访问、面商也可由学校将某些问题通知家长,或就某些问题征求家长的意见。通讯联系是中小学与家长联系用得较多的途径。

  3、召开家长座谈会

  召开家长座谈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主要的且具有高效率的途径。家长座谈会包括全校性的、年级的和班级的三种类型,其中用得较多的是班级的家长座谈会。家长座谈会的类型不同,其内容的侧重点也各异。全校性的家长座谈会一般由学校领导向家长报告学校情况以及学校下步工作打算和希望家长配合的问题,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年级家长座谈会由分管年级工作的校领导和年级负责教师主持召开,年级内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目的在于通报全年级学生的共同情况,以及学校对学生提出的共同要求,并征求家长对年级工作的意见。这种座谈会多在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召开,班级家长座谈会一般由班主任主持召开,目的在于向家长通报近期内班内情况及学生表现,分析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同家长共同研究措施。

  目前,有些学校还召开部分家长参加的座谈会,目的在于商量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如特长学生的教育、后进学生的教育等问题。

  4、建立家长委员会

  建立家长委员会是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共同管理、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它的特点是增强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参与程度,提高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责任感,不仅有利于家庭与学校协调一致地教育好学生,而且有利于争取家长更多方面地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家长的委员会的组成状况关系到它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一般来讲校长应作为家长委员会的当然成员,还要选择那些热心学校工作、联系和活动能力较强、教育子女有效且在家长中有一定威信的人进入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会议由校长主持召集、定期召开,研究学校、家庭如何配合教育学生的问题。家长委员会的委员们要向家长转达学校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以指导家庭教育。同时还要反映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以及如何支持学校教育工作等,以协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

  5、开办家长学校

  开办家长学校目的在于提高家长素质,从而提高其教育子女的水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学校的教育内容要从本校家长的实际情况决定,一般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讲授、教子有方的家长经验交流,探讨子女教育中的共同性问题等。家长学校授课的教师可由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和有经验的教师担任,也可邀请专家学者到校授课或有教子经验的家长承担。

  家长学校的特点是能够从理论上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从方法上给家长以指导,从而通过提高家长素质达到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的目的,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好子女,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的途径

  1、学校的社会宣传、社会服务工作。学校主动地安排、组织社会宣传和服务性工作,这是学校与社会教育做到配合协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作为学校要向社会各单位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教育的功能与作作,宣传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配合的重要性以及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现在进行的主要工作等,以争取社会各界尤其是社会教育机构对学校工作的了解、理解,从而与学校教育工作协调配合,支持、帮助学校搞好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学校要利用自身的优势适当开展社会宣传服务性活动,宣传党政部门的方针、法规及中心工作和进行科技传授等。

  2、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建立这一组织的目的在于使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相互协调的联系,以共同做好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它的任务是研究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表现,对学校进行教育的共同配合问题及其措施。这一组织的特点是:对学生教育的三个方面职责明确,并通过组织形式联系在一起,具有专人负责,所以这三个方面联系是稳定的,便于协调配合,易于产生整体功能,提高教育的效果。

  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其人员组成涉及到它的作用的发挥,要求是学校派出一名热心校外教育工作的教师代表、学生和主要居住的村、镇、街道、工矿等单位分管校外教育的同志和有一定威信的家长组成。

  3、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加强学校与社会配合、协调的有效组织和途径。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人员组成一般由社区内的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推选代表组成,它的任务是围绕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一主题开展工作,将社会有关部门通过这一组织参与学校教育及其管理,积极地与学校教育配合,协调一致地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积极主动地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办学条件。

  4、加强与社会宣传部门的联系,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学校与社会宣传部门联系途径是广泛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将学校的重大事情及将要开展的活动及时向宣传部门反映,以争取通过宣传媒体向社会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支持学校。二是学校主动向新闻、出版单位反映学生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及学生对课外读物、广播电视的要求,让宣传媒体了解学生、宣传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向学生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以鼓舞学生、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三是学校要争取社会宣传的配合支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活动,寓教于各种有益活动中,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

  5、学校要与专门性的社会教育机构建立经常的联系。专门性社会教育机构主要指以青少年和在校中小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社会教育机构,如少年宫、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业余体校、少年科技馆等,这些单位主要以少年儿童为对象开展活动。作为学校要经常地与这些单位联系,让他们了解学校、了解学生,以便配合学校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适合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能够发挥学生特长的各种活动。

  学校与社会专门性教育机构的联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邀请社会专门性的教育机构的教师到校对学生进行辅导,以推动学校课外文娱体育活动、科技活动和文学艺术活动的开展。二是发动、选拔和推荐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各种活动。

  6、建立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学校要把那些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单位作为教育学生的基地。如防地解放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贡献的工厂、企业、矿山、农村、名胜纪念地,这些单位是教育学生的好教材、活教材,学校要加强同这些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这些单位的教育作用,要依托这些单位建立起长久的、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其目的有二:一是便于邀请这些单位的优秀同志到校作报告或者聘请他们作校外辅导员;二是便于组织学生到部队接受军训。使学生在接触社会中了解社会、接受教育。

  7、聘请校外辅导员。学校要本着就地、就近的原则,可在一些重点联系的单位中,并经这些单位的同意聘请校外教育辅导员。聘请校外辅导员的条件是:他们在所在单位具有较高的声望、有专长、关心教育、热爱青少年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教育能力。

  为发挥校外辅导员的作用,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主动地向他们介绍学校做好学生校外教育工作。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同辅导派出单位的联系,以支持辅导员开展工作。学校对于校外教育辅导员工作搞得好的、有成绩的要及时通报所在单位,并给予表彰鼓励。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中学学分管理办法    下一篇:中学学生违纪处理条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