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国旗下讲话稿

高中国旗下讲话稿:合理归因,持续发展

所属栏目: 国旗下讲话稿  更新时间:09-08 点击次数:
文章
来源初中
教师 网 w w w. 91 0w.Ne t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合理归因,持续发展》。

  进入到新年级的我们在两周前经历了一次新的考验-期中考试,目前各科的成绩大家也都知晓了,可能有些同学对自己的成绩相对满意,有些同学感到不太如意,于是无论是家长、各科老师还是我们自己都会进行总结,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比如“这次题目可太难了”“某老师考前说这个知识点一定不会考,结果就考了这个,太倒霉了”“我本来就不是学物理的料,考这么差也难怪了”“考试的时候我身体不舒服,也没休息好”“考试的时候外面马路上嘈杂的声音让我没办法集中注意力”“我父母对我要求太高了,我不想让他们失望,所以压力太大太,影响了我发挥”“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这个学校,也不喜欢在这学习,没好好学,所以没考好”“我没好好复习,有些知识点掌握的不够扎实”等等。

  我们日常做的这些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归因”。心理学家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六个因素:能力,如刚才提到的“我本来就不是学物理的料”;努力,如“我没好好复习”;工作难度,如“这次题目可太难了”;运气;身心状况;及外部环境(如考试环境、父母期望等)。

  韦纳又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将这6个因素划分为3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内在-外在。第二个维度是可控性。指短时间内是否能由个人意愿所决定。第三个维度是稳定性。

  因此,大家可以判断出能力在短时间内属于内在不可控因素;努力属于内在可控因素;工作难度、运气、外部环境属于外在不可控因素;身体状况属于内在不可控因素。

  为什么要做归因呢?当我们对自己的学习成 败有不同的归因时,会带来不同的情绪感受,不同的感受也会影响我们后续的行为,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发生。假设我们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运气、外部环境、身体状况等不可控因素,我们可能会产生侥幸、无奈、焦虑的情绪感受,采取的行动可能是期盼幸运女神再次降临或干脆放弃。当成功时归因于能力可以让我们从自身找原因继续完善,以保持或者争取更好的学业成就。当面对失败时,如果过度归因于能力,就会产生自我否定,给自己贴上很多标签“我不是学什么的料”“我就是太笨了”等等。努力归因是既可控又能够改变的,不容易让我们产生消极体验,因此归因于努力可以提升我们的掌控感和成就感。

  努力和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能力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天赋才干,属于特质的部分;一个是知识技能,如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学业能力。前者相对稳定,但后者是可以通过努力提升的。当然这需要我们接纳内心的恐惧、焦虑和外在的批评、挫折,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进行很多调整和练习,直到在我们的大脑中建立新的神经连结,并且需要不断努力来维持。

  但当我们经历一系列挫折打击时,比如连续几次物理都考得很差,可能会深度怀疑自己是否具备这个学科能力。有个这样的研究:心理学家给A组参与者读了一篇中心是“谈判能力犹如水泥,可长时间处于稳定水平”的文章,给B组参与者读的文章是“我们过去认为,谈判能力是固定的,有的人天生就拥有这种能力,有的人天生就没有,但现在,这个领域内的专家认为谈判是一项不断变化、可以终生培养并提高的能力”。之后要求他们进行一项谈判。结果是B组的表现比A组好一倍,并且B组在最初的谈判失败后能够跨越识别,达成一项满足双方根本利益的交易。这个研究表明,决定成功的不是自己能力基础如何,而是具备怎样的信念,是否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训练而提升。

  如何努力呢?我们可以采用元认知四部曲来进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方法、评价效果,比如那个说自己不是学物理的料的同学,可以先问自己目前为止是什么知识点、什么类型的题目尚未掌握,然后问自己是能力提升的哪个层次出了问题,识记、理解还是运用?然后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呢?有什么资源可以用呢?最后评估哪个方法更有帮助。在面对学业成败时,一方面进行努力归因,同时要提高自身的学习动力,找到自己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改善自己的学习策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学业中持续发展。

  但是我们也知道,不是所有事情单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如果一直努力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要如何归因呢?成败归因是多因素的,在做归因时,我们可以去觉察一下,这样归因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还是更远了?怎样才能更有效地朝向自己想要的生活、想成为的人?当下,我可以迈出的最小一步是什么?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聆听。

文章
来源初中
教师 网 w w w. 91 0w.Ne t
上一篇:高中国旗下讲话稿:命运与共 积极担当    下一篇:高中国旗下讲话稿:关于考试你得知道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