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我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法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8-02-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杨司钟

  在这新课改汹涌澎湃的大潮中,各种语文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如:讨论法、实践法、练习法、问读法、串讲法等,认真统计一下,大概不会少于一百种。课堂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才是。

  我想,作为一名一线老师,要紧的不是用这些教学方法去否定另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去证明许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一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而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对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之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集各家教学方法之所长,结合自己的素质、性格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课上,我喜欢用六步阅读教学法,也就是定重点、自学、分组讨论、答疑、练习、自己总结。

  第一、定重点。也就是确定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每课书的学习重点既从本课书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我喜欢从单元,从整册书,以至从语文总体知识的角度看,从期末复习的角度看。这样看,就敢于舍弃那些无关紧的东西,而紧紧抓住那些从期末复习,从语文知识树的角度看,割舍不掉的知识。另外还要看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确定重点的方式,有时由我提出,有时由学生提出,也有时大家讨论。在自己的班级上课,有时我提出的重点也被学生否定。即使是在外校上课,我提出的学习重点,也有一部分被多数学生否定。每当这时,我便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意见修改学习重点。在大部分情况下,我都把学习重点板书在黑板上,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1、字词;2、文学常识:作者及时代背景;3、人物肖像及语言描写;4、分析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

  第二、自学。因为目标明确,同学们就可以驾驶着自己思维的汽车向目标行驶。仍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因学生已进行过整册书知识归类学习,前两个学习重点,稍加回忆或复习就可以了,第三、四这两个重点,须自己读书,找答案。

  第三、分组讨论。经过自学,大部分难点可解决了,不能解决的,自己记下来。前后左右,四个人算一组讨论组,研究自学过程中各自遇到的疑难问题。

  第四、答疑。分组讨论,仍没有解决的问题,则提交全班同学。学生如果会,则由学生解答,学生不会则由教师解答。在答题时,可提出教学重点所列的问题,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读书时发现的疑难问题。倘这一疑难带有普遍性,教师可予以回答。倘无普遍意义,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则跟个别学生讲明:这个问题,待下课后,老师再跟你个别研究。

  第五、练习。即自我测验。测验方式不同,有时学生根据学习重点自己出题,自己答自己出的题。有时请一名同学出题,大家答。也有时每组出一道題,其余组抢答。有时我出一组题,或做教材后面的练习题。需书面回答的题,一般都限定时间,全班同学进入竞技状态,用三分钟或四分钟做完,然后立即拿出红色的笔评卷,错的地方用红笔写出正确的答案,回答之后将红色的内容再用蓝色的笔做一遍,再用红笔评卷。这样检测,既明确了自己当堂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又明确了经过课后的努力又有了哪些进步。

  第六、自己总结。即学生自己回忆总结这节课学习重点是什么,学习过程有几个主要环节,知识掌握情况如何。这有点像录像机倒带,学生将自己头脑的录像带快速倒至上课时,再根据需要,放映一遍必要的内容。总结,大部分采取每位学生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七嘴八舌大声说的形式,也有时请一位同学总结,大家订正。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样六个步骤有助于信息的处理。第一步定重点,控制信息的接收范围,随时排除干扰性的学习重点之外的知识。自学是主体主动接收信息的过程。分组讨论和答疑是信息传递的最主要过程。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的讨论,并在必要时做出解答以保证信息的正常流通与传输,这两个环节信息的传递是多向的。师生都是信息源,又都是信息接收器;师生的行为即是反映,又是信息。第五步练习和第六步总结在整个课堂信息传递过程中,是一个终极部分。它的任务主要是对本课时所接收信息的及时反馈与强化。

  今年九月份,语文线下集中培训,有老师问我:课堂阅读类型一般有多种,你说的就是这一种类型,其它的有没有呢?我说,六个步骤基本如此,具体运用则变化无穷。

  探索课堂阅读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局限在某一种模式里面,可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确立一种基本模式。基本如此,情况有变则变。如果自己眼界比去年开阔了,学生基础比去年坚实了,学习积极性比去年高了,那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也必须随之改变。

  经过这几年的摸索、实践,我从高一带到现在高三的这个班,同学们的语文成绩显著提高,当然,我的这些方法也不是什么万能药,还有一些瑕疵,希广大同行能给予我更多的建议。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三线并举——塑造生命阅读    下一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