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传统文化在学生多彩校园生活中的运用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0-07-0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严淑仪

  摘要:传统文化是哺育中国人的精神,涵养中国人的气质,引导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教育内容,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至今成为我国当代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精华。小学生处于认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让传统文化走进小学,丰富学生多彩校园生活,是小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传播渠道。本文基于传统文化内涵,对传统文化在丰富校园生活中的措施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思考,希望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生 校园生活

  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以及丰富校园生活中有着十分显著的体现和拓展空间,需要教师积极学习和认识传统文化,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结合校园文化环境和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兴趣爱好,不断实践和总结,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方向,以提升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生活的紧密结合为任务,为构建文明校园,加强学生文化涵养,做出切实的努力。

  一、转变理念,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容量庞杂,而小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不足,理解能力相对欠缺,因此,在传统文化和校园生活融合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切实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很多孩子喜欢在语文课堂上诵读诗词,那么教师就应该尊重孩子们的爱好,在校园生活中积极开展中华诗词经典诵读比赛,仿照《中国诗词大会》和《中华好诗词》等节目的比赛机制,由语文教师和具有一定传统文化修养的教师组成诵读经典比赛的评委,通过“横扫千军”、“出口成诗”、“你说我猜”等几大板块,带领孩子们“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在校园中营造“我爱诗词,我爱传统文化”的氛围,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

  二、深度挖掘,拓展传统文化内容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中华传统文化囊括的范围很广,古文、诗词曲赋、民族艺术、民间工艺

  等,几乎无所不包。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小学生,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加上西方文化的引进,孩子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并不多,而学校正应该肩负起传统文化的教育责任,使孩子们从小树立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传统文化和校园生活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拓展,切忌单调乏味。比如学校可以开展民俗音乐鉴赏活动,请一些具有一定古典音乐修养的教师来到校园之中,通过二胡演奏,扬琴演奏,古筝演奏,唢呐吹奏等,拉近孩子们和传统音乐之间的距离。演完之后组织交流活动,孩子们触摸乐器,感受中华古典音乐的魅力。学校可以在每年寒假之前,在学校来一场对联活动,组织有毛笔书法基础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对联,猜对联,写对联,写好的对联可以发给学生们,拿回家过年的时候贴到自家的门前,这种活动非常有意义。再比如每年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学校可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课、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展、征文比赛、微信平台发布等多种形式,展示传承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再开展实践操作活动,组织学生包粽子,观看电视上的赛龙舟活动,吃月饼,赏月,吟诗,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让优秀文化渗透进校园生活。

  三、变通思考,创新传统文化形式

  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和校园生活的结合也需要具体的内容采取具体的形式,也就是说既要一以贯之,又要有所创新。创新传统文化形式需要教师尊重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尊重学校现实条件,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着如何更好的凸显新时代的传统文化价值,如何更好的彰显新时代的学校特色,如何更好的发挥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为原则。比如剪纸活动,就不能只是作为手工课来讲,而应该成立学校的“剪纸”社团,以剪纸能手为主要骨干,剪纸爱好者为主要组成,在每月学校自己的“剪纸日”中组织校园剪纸活动,“剪纸团”要把自己一个月来的优秀剪纸作品展示给大家,在师生的共同围观鉴赏中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师生可以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剪纸作品进行珍藏,也可以带回家贴到家里的玻璃上,压在写字台下,夹进书本里。学校的语文教师可以在每年5月份开展的“语言.艺术周”系列活动,开展“述千古传奇,诵百家经典”诵读经典活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绘本制作展览,把孩子们的优秀作品展出,成为一幅精美的“语言艺术品”,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致。在开幕式上,《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声律启蒙》以及诗词吟诵等优秀古典和现代诗歌,给师生献出了“文化大餐”,使校园充满文化力量。

  四、多管齐下,加强文化环境建设

  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即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精神与环境氛围的集中体现。构建校园文化环境,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参与,特别是在校风建设,学风建设,教风建设等方面,传统文化的价值不言而喻。校园文化环境是隐性教育内容,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讲:“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书香校园”,通过开展传统书籍读书活动,鼓励学生读好书,在阅读生动感人、充满人性美的传统文化书籍中,激发对真善美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假丑恶的憎恨之感。在构建学校文化环境方面,作为学校来说,可以在校园大门口创建传统文化展映电子屏,从《论语》、《诗经》等传统文化典籍中摘取一些育化人的内容,每天流动展示。在学校的绿地中可以插上一些名言警句,涉及友谊,理想,奋斗等,使学生在每天的玩耍中学习传统文化,记忆传统文化语句。作为班级来说,教师可以利用橱窗、多媒体、文化墙、读书角、主题班会等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在学完《姓氏歌》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就可以开展认识姓氏游戏活动。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手里拿着写有不同姓氏的卡片,要把这些卡片戴到对面学生的头上,要和学生的姓氏对应上,不能张冠李戴。如果有的学生把写有“王”字的卡片戴到姓“张”的学生的头上,就会闹出笑话,姓“张”的同学就可以得一分,姓“王”的同学就要扣一分,最后看看谁得的分数最高就给其奖励,通过这样的活动,班级充满姓氏文化娱乐氛围。

  五、树立榜样,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作为学校传统文化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其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认识,传统文化修养够不够,道德魅力好不好,参与积极性高不高,都直接决定了学校文化生活的丰富性。有鉴于此,教师务必要加强自身传统文化修养,多阅读,多实践,多交流,多观看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栏目如《百家讲坛》,《朗读者》等,提升自身文化水平。此外,传统文化讲究个人修为,很多充满理想和人生旨趣的名言名句,都是教师一言一行的镜子,需要教师做新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的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才能在构建学校传统文化环境的过程中恪尽职守,给学生树立“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榜样,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结语:随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教育教学中的价值日益得到凸显和认可,相信传统文化的真正魅力一定会得到彰显。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小学生的当前学习和终身发展,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学校和教师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教益,为传统文化的融合创造便利条件。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