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调动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08-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有学者指出,学生“厌”学(或曰“怠”学)现象,当今已不是一地乃至一国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应是多方面的:(1)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读书已不再是唯一与直接的谋生手段,书中未必真有“黄金屋”,迷惘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目的;(2)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教材的内容,给一部分学生带来学习的难度;(3)教学方法的陈旧、教学形式的呆滞、主体作用的忽视,抑制了一部分学生学习热情;等等。没有了崇高的理念的催发,学习就成了一件很普通的“日常”生活。那么作为教师,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这颇为“日常”的学习生活,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形式与气氛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能否让学生在这“日常”的学习生活里窥察生活的底蕴、领悟人生的真谛、寻觅理想的路径,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呢?

  古人有云:知之者未若好之者,好之者未若乐之者。激发和养成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确是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课题。学生每人备有字典和成语词典各一册,它们是学生学习生字生词意义的工具书,同时我们要求学生每天背10个成语。一定时间后,即在课始或课间开展成语接龙活动。这样做,既活跃学习气氛,又积累成语语汇。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选用与语文修养和语文学习相的形式,可以在课始或课间有效地组织学生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成语接龙

  在课堂教学前,让学生说成语,首字和尾字读音相同或谐音,首尾相接。

  (二)“话”像猜人

  有时课始安排学生用100字左右的语言,口头勾勒某位同学的外貌或性格特征,然后由其他同学猜测被描述的对象。由于是身边熟悉的人,便于抓特征,描述者不难,猜测者也易。有时因描述得逼真而引起同学的赞赏,有时又因描述不确而引起大家的批评。

  (三)新闻发布会

  班组每周要出一次黑板报,设有“表扬与批评”专栏,我们则把它移植到语文学习上来,有时安排同学到讲台上来发布班组或校园新闻,每次最多两则。同学们对于身边发生的人和事也很感兴趣。

  (四)一分钟演讲

  学生进入初二开始学习议论文,对事情的评议有一定的能力,我们则预先拟题让学生作评论性的演讲,限时一分钟。为了提高兴趣和效果,我们把演讲与评议相结合;同时逐步从预告论题过渡到现场抽题,以增加难度,给评议者提供更大的可能,调动全员参与。

  (五)小品补“尾”

  小品具有强烈的幽默色彩,是智慧火花的闪现:有的使人哑然失笑,身心为之一爽,于风趣之中得到享受。课堂教学中,我们则常常安排小品欣赏的活动,并且故意省略掉“包袱”,让学生自由想象补充,最后再公布结尾,使其于“愤悱”之中释然一笑一乐一悟一得。

  运用这些形式,我们注意如下几点:

  1.要处理好与课文形式的关系。初一学生以学记叙文为主,初二以学说明和议论文为主;那么初一常安排“‘话’像猜人”,初二下开始安排“即席演讲”,初二上学习新闻单元,则常安排“新闻发布”,这样既注意形式相对集中便于操作,又有意延伸课文学习的的训练,而又不失形式上的有趣。

  2.要处理好与课文内容的关系。如果文章的内容比较抽象,可在课始(间)安排一些活泼的学习形式。比如学习《怀疑与学问》(议论文,初语四册),紧扣文章中心要善“疑”,我们就安排了一则故事《程(颢)御使明察真伪》,让其从不同角度分析程颢判案的依据。

  3.要处理好时间位置和长短的关系。这些活动大都应安排在课始,但也可灵活处置。比如学习《记一辆纺车》,课间讨论成语的有关内容,则顺势安排了“成语接龙”;《程御使明察真伪》的故事则安排在课末。时间长短以1~2分钟为宜,明白学生的兴趣渐起即可。

  二、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根据课文的内容,借助于一定可行的操作方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游戏

  《谈笑》(初语三册)是篇文艺小品,其中有100多个表示“笑”的词语,简直就是一部“笑”的袖珍词典。因其按不同标准多次分类,所以课本作说明文编排。教学时,我们先把有关表示“笑”的词语分别抄在若干卡片上,分发给学生;课堂学习时,随机指定一名学生持卡上前,让座位上的学生依据相同类别找朋友,这样,若干次不同类别的词语就找完了。游戏过程中,有找对了的,大家鼓掌;找不对的,大家帮忙;在这一“正”“误”的肯定与否定之中,学生既感性地认识了课文的分类写法,又较多较深地识记词语。

  (二)绘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这一段文字:“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根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一段文字关于“捕鸟”的过程叙述清楚准确,对于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有很大帮助。课堂学习中,我们要求这抓动词口头复述一遍;再选择两名同学上黑板用图画的方式再现“捕鸟”的过程和方法,下面的学生则依据课文内容评价其作图程序(即文中“捕鸟”的动作过程)的条理性、准确性,这一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尝试欲,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记忆,也有助于渗透与迁移。

  (三)表演

  这是要求学生把课文中描写的人物动作通过自己(学生)的动作再现出来,以增强学生兴趣。由于条件的限制,目前课本剧的表演很不普及,但完全可以引导学生作局部片断的表演。《核舟记》里在核舟上刻划了苏、黄、佛印三人,“各具情态”,栩栩如生。方寸之物竟能这样气象万千,实有奇趣。如何让学生认识这一微雕艺术呢?课堂上,我们让学生分成几组扮演三人,并按课文内容逐个落实文中人物的位置、动作、神态,既认识作者刻划描写的细微之处(如“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生动之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然”);也准确地理解字词:“矫首昂视”中“矫”、“昂”,“诎右臂支船”中“诎”,等等。

  (四)导游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和《故宫博物院》是两篇以方位为序的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资料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先在黑板上画出建筑物的平面示意图、理出作者说明的前后顺序,而后分组让学生作导游解说,要求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具体解说每一重点局部的位置、特点以及有关资料。学生由过去曾听人导游解说一变为自己为别人解说,角色的转换,生了新鲜感。

  (五)配音

  《苏州园林》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课有套配套的教学幻灯片,幻灯片的画面跟课文内容基本一一对应。课堂上我们利用这36张幻灯片,边放,边让学生参阅课文内容作配音解说。通过直观的画图,图文并举,更深切地了解文章的中心,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辩论

  《死海不死》是一篇校为有趣的说明文,它介绍了死海的自然现象、历史成因以及今天的开发利用。为加深学生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我们以“死海真的会‘死’吗”?为题,让学生展开正反辩论,双方依据课文内容据理力争,虽然还缺乏深度,但气氛热烈,材料利用充分。

  (七)制作

  对有些课文中介绍的具体事物,引导学生作实物制作,并用于课堂教学,同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板》一文,既有活板印刷的程序介绍,又有活字制版的方法介绍。初读课文后,我们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或胶泥学习制作字印,再用沙子代替纸灰等物学习制版。把诉诸于视觉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实物,这是表达形式的转换,也是激发兴趣的途径。它既适用于说明文,再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也适用于其它体裁的课文,如《北京立交桥》。

  (八)设境

  设置与教学内容相似的情境,用眼前的此情此景驱使学生迁移理解课文内容,是记叙文阅读教学常用的手法。不仅如此,议论文、说明文、消息等类课文也可以设境激兴助读。《理想的阶梯》中有一段关于正确认识“条件优劣”的文字,具有较强的辩证色彩,进退自如,左右逢源。为了让学生清楚且深切的理解掌握这一语言思维特色,我们就即兴设境:指问一开小差学生:你在干什么?学生因无准备遂答:没干什么。教者顺势指出:上课理应看书笔记、思考答问,没干什么就对了吗?有没有开小差?学生承认,再分析“干了什么”的不对,这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先正面承认,退步分析;再反面追问,逼进分析”的辩证分析特色。

  (九)模拟

  初语三册第三单元,是有关报纸常识的,其中有一篇答记者问。课堂上,我们让学生熟悉课文形式后,举行了模拟记者招待会,分别由教师和几名学生回答大家的提问,仅40分钟,就提了学习方法、师生关系、同学交友、家庭生活等近30个问题,有的还具有很高的技巧性,质量高,效果好。

  (十)借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向相关学科内容“借”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降低了难度,也激发了兴趣。如文言虚词“者”,表示“……的人”,我们借用英语来表示:“动词(短语)”+er,即名词化。这里“者”相当于“er”,能表达一定的意思,但不能单独使用。再如肯定句否定句的变换,我们就借用数学上的方程“左右移项,等式不变,但符号改变”的原理帮助理解。这就单调的知识传授中增添了有趣的成份。

  操作方法说到底只是一种手段、一个杠杆,它有利于启动和调节课堂学习气氛;但不是目的,因此要防止喧宾夺主,因形伤质。

  1.要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方式,同是说明文,《谈笑》、《活板》、《故宫博物院》、《核舟记》等所使用的方法就各不一样。原因在于各篇课文内容各异。

  2.要结合学习要点,选择恰当的方式,并在这一活动中,既充分调动学生情绪,又巧妙地落实学习内容。比如《核舟记》里,有大量文言实词要理解识记,“表演”一法就促进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阅读“剧本”(即课文),又在积极兴奋的情绪体验中,加深对课文词语的理解与落实,相得益彰。

  3.要根据教学过程,安排恰当位置,使之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环节。比如《变色龙》的表演,是在分角色朗读训练、学习人物描写与刻划之后;《死海不死》的辩论,则放置在检查预习之后深入学习之前。当然同时还应注意到前后教学环节的铺垫与照应。

  三、学习兴趣的调动,更要注重深层次的挖掘与推进,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让学生体味情趣、谐趣、理趣、志趣的高品位趣味

  (一)情趣——源乎人的情感领域又作用于学生情感领域的高尚趣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活动,叩动了学生的心灵之弦并使之产生共鸣,激发起的兴趣将是强烈的。

  从内容上来看,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童稚之情(《社戏》、《那不是一颗流星》)、师生之情(《我的老师》)、人伦之情(《这不是一颗流星》、《挖荠菜》)、自然之情(《从宜宾到重庆》、《听潮》)、奉献之情(《第二次考试》)、革命之情(《挺进报》、《同志的信任》)、时代之情(《记一辆纺车》、《吴门桥》、《北京立交桥》),等等,可以说一部语文课本,就是一个广袤的人类爱自然、爱他人、爱生命、爱生活、爱真理、爱祖国的感情之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漫步其间,以心换心,以情激情,学生将会受到震撼与感染,领略到人类感情世界的旖旎风光:

  1.奇情。

  《我的老师》记叙了童年时代的学生“我”受到老师的呵护,最后写了一个“梦中寻师”的事,凸现了师爱生,生爱师的眷眷深情。课堂教学中,我们抓住这一奇异之处,引导学生思考比况:(1)你有过这种奇特经历吗?(2)这种思念之情通常会出现什么人之间?(3)课文中的“我”为什么会如此?(4)这样写在全文在有什么作用?因为新异,学生讨论时也异常的热烈。那么,它的效果又不仅于课堂短暂的兴趣,还将产生久远的影响。

  2.激情。

  《一面》里有这样一段文字:“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课文右侧有这样的学习要求:同志、朋友、父亲、师傅、战士,你能区别各自的含义吗?我们深知,这段文字是作者当时幸遇鲁迅先生一面的激动心情的自然表露,言为心声,感情的闸门突然打开,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势不可当。对于这一无比崇敬的激情,结合学习要求,我们引导学生从内容和方法上开展学习:①名称的含义和蕴含的感情程度;②追踪作者的感情历程;③反复朗读加以体味:世上竟有这样的人?同时具有多种崇高的身份?学生在这一激情的激荡之下,也很快进入角色,与作者一同紧张、激动、惊喜。

  (二)理趣——可分为文理之趣、事理之趣、哲理之趣

  这种趣蕴藉在诸“理”之中,不象情趣、揩趣那样显现;但一经点拔,赢得学生的认同,便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由认同到激赏。

  1.文理之趣。

  这是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和内在联系的剖析,提示其巧妙之处,让学生激赏。比如:学习《有的人》,我们为指导学生学习与记忆,通过板书纵横开展,纵向体现课文自然结构,横向提示课文内的联系,只用几个关键的字词(或短词),一首诗就浓缩于眼前,了然于心中。学生最终通过板书理解了诗的“分承照应”的特点,很自然地赞叹其结体的高超。再如学习《我的小桃树》,其写物写人写天气写感情,线索明暗交织,人物关系复杂,感情表达曲折,我们则把写“树”与写“我”先分析后合悟,体会以物喻人的深意,难度的降低与激赏的提高是成反比的。

  文章的结构有开有合,或纵或横,并列分承;文章的思路有逐渐收缩、也有递进放大,有辐散、有因果、有求同、有求异,通过文脉的把握、结构的剖析,使学生领略尺幅之上千言之内的山水丘壑,这确是一种有趣的境界。

  2.事理之趣。

  这是通过对课文所叙、所议的事进行分析理解,体会其事其理。如《论雷锋塔的倒掉》,学习时我们让学生讨论:法海到底为什么要镇压白娘子?白娘子遭遇值不值得同情?

  3.哲理之趣。

  培根说:“哲理使人思想深刻。”同样,深刻的哲理又能启迪人的思维、激发人的灵感、调动人的情绪。比如学习《失败是个未知数》、《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马说》、《说虎》等,我们就引导学生体会其哲理,用哲学思想激发学生兴趣。

  (三)志趣——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业之趣和事业之趣,使之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产生学习的向心力、内驱力,产生学习的崇高感、责任感

  1.学业之志。

  学习《死海不死》一文时,曾让学生辩论:死海最终会不会死?根据教材的内容,辩论的结果肯定是“会死”。然而,正在学生胜负已定之际,老师语出惊人:“不会死!”同时提供了《妙趣横生的地学之谜》中的有关资料:①死海与红海海底大断裂带相连,水源不会枯竭,将来不会死;②死海中正繁殖一种红色小生命——盐菌,现在已不死。如此石破惊天,言之凿凿,引起了学生的好奇、猜疑。于是我们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真是无边无际的,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开发。

  2.事业之志。

  学习《统筹方法》一文时,曾与学生讨论:课文后有一则“田忌赛马”的故事,可否放在课始作开头?有人说行,有人说不行。最后在比较优劣的基础上得出弊大于利。接着我们向学生推荐一资料:美国有个叫伯纳姆的人。在现代管理制度——泰罗制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问”:一个新方案、新设计、新规划、新方法、新科技,(1)可不可以取消?(2)可不可以合并?(3)可不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替代?这个三问,不仅对美国科技革命,而且对美国人的思维方式的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鼓励他们,将来是要走上社会、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事业成功的辉煌在明天,事业成功的起点在今天。

  这一活动,我们遵循两个原则:①课文内容的开掘要恰当;②课外资料的引入要自然。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关于一年级“随文识字”的思考    下一篇:新课标下如何构建语文课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