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漫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引    言

  阅读,对于一个正常的、当代人来说,大概和吃饭穿衣、婚姻嫁娶、成家立业、生老病死一样,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以食为天”,“食”便成了生存的第一要义。一个人食不果腹、饥肠辘辘,除了只想吃饱之外,或许不会有其他精神需求。一旦吃饱饭的问题得到解决,精神需求便接踵而来。人们在谋求生理需要之食、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又在谋求精神需要之食、创造精神财富。因为人是有精神的。人不仅有生理之需,亦有精神之求。社会财富仅有物质财富是不完整的财富,物质财富加精神财富,才构成了完整的社会财富。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都需要交流,社会财富交流的方式是经济,精神财富即文化财富也需要交流,需要传承,需要载体,于是便有了语言,先是口头语言,口头语言作为文化、思想、情感的交流、传承的载体或形式,有它的局限性,受时空的限制,于是便有了文字,有了书面语言,也就有了文章。于是,便有了阅读。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写文章最直接、最简单的目的是让人读,读文章虽然是吃饱饭才能做的事情,虽不如吃饭那样重要,但经曹子桓这样一说,和吃饭这样人生第一大事也差不了哪去。吃饭,可以养活肌体,读书则可以养活精神;由此观之,吃饭是人生大事,读书也是人生大事。
       吃饭,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时候,不大讲究吃法,即吃饱为最好;当吃饱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便思考如何吃好的问题了,便讲究吃法了。于是便有了膳食医学,营养均衡;有了色、香、味,有了品尝和欣赏,有了烹调学,有了食文化。不讲食法,就有可能吃出病来。读书也是如此,开卷未准见得有益,因为书有品位的高低,有经典、有一般、也有糟粕,读书,还要讲究读法,因此,读书就要有所选择,就必须讲究方法,否则,书虽读万卷,未准就能从中吸收精神所需营养。于是便有了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就是教人读书,当然是教人读好书。教人读书,一是要读,从书中吸取精神营养,二是从读中学会读书。既要读书,又要学会读书的方法,才是完整的阅读教学。书海浩瀚无边,课本所选文章,沧海一粟而已,不过是为今后读更多的书奠定基础,只读而不得法,学生在未来的书海里就有可能迷路转向。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终身阅读为计,既要读书,又要得法,即读与法的结合。

        一、阅读和阅读教学

      (一)关于阅读
      关于阅读的定义,说法颇多。先列举以下有代表性的几种说法。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即读者以视觉感知书面语言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说出来,而是要通过内部语言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和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变为读者自己的思想。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以上说法基本上体现了了阅读的概念,说清楚了阅读是怎么一回事。通俗地讲,阅读就是读文章。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自身的功能,有它存在的价值。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取信息,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阅读是使人精神得到成长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与基本途径。喜欢阅读,学会阅读,终生阅读,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探讨的阅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而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和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是有很大区别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在意义目的上,在要求和任务上,在方法过程上,在价值取向上,都有它各自的特点和规律。阅读教学中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
      (二)阅读 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大体上可以分为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目前课程标准又增添了一项“综合性学习”,我们姑且算之。以上这几项纵横交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体框架。阅读教学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核心内容。

       人们把语文能力归结为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语文教学需要着力培养的也就是这四项基本的能力。从能力角度来说,这四项能力都是重要的,本无轻重之分。但是从语文学科特点来看,从四项能力的形成过程来看,从四项能力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程度来看,即谁对谁影响、作用更大一些;从阅读教学所占用时间和师生所投入的精力来看,从次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来看,阅读教学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语文教学诸个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是其他教学的基础,对其他训练的影响、作用似乎更大一些,似乎在起着制约的作用,是语文教学主体中的主体。道理很简单,一个不具有阅读能力的人,他的写作能力则无从谈起,这是自不待言的事情。识字无非是手段,目的是为阅读和习作作准备。至于过去不被重视的口语教学,虽然现在已经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然其“度”再高,也不能与阅读教学比肩。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虽然都是表达思想感情、进行交际的工具,但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来看,书面语言是比口头语言出现的晚的一种更高级的语言形式,使用书面语言是比使用口头语言更高级的语言能力,使用书面语言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口头语言可以在生活中自然习得,书面语言则必须经过专门的教学才能掌握。小学生入学后,就语文学科而言,摆在他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尽快地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阅读教学则是最直接、最重要地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曾经在全国推广过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和目前进行的识写分开、多识少写的识字教学,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尽快地进入阅读学习所采取的措施。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抓住阅读教学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三)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和其他课程中阅读的区别

       国家所规定的学校教学的各类课程,各司其职,有着自己的正业、主业。虽并非“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虽各门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是不可避免的;虽其中知识的的重组与分化屡见不鲜;但是各门课程毕竟有着本质意义上的区别,比如阅读,学校中各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阅读。但阅读在各门学科的反映是有很大差异的。由于各门学科都存在着阅读课文的问题,这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其他学科的阅读混为一谈、混为一教的问题。

       语文教学肩负着指导学生学习母语的任务,即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阅读教学,则侧重指导学生理解语言的任务。虽然其他学科也存在着理解语言的问题,但阅读教学中对语言的理解和其他学科对语言的理解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着本质的区别。语言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是语义,形式是语音或文字。一般意义上的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文章的内容。比如,学校教育中的数学物理历史等课程,学生对教材中课文的阅读,基本上属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学生只要能够读懂课文的内容,并能够回答课文所提出的问题就可以了。因为这些学科的的教科书只负责为学生提供有关这些学科专业知识的信息,虽然这些信息也是用书面语言的形式表现的,但在教学中,有关语言本身的知识和形式则不必过问,这些学科不承担学习语言的任务。

      但是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学生不仅要首先理解课文的内容,即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而且还要了解有关语言的知识和表现形式。这样,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就比其他课程中的阅读在对语言的理解又多了一层意义。比如:作者是如何炼字、遣词、造句的,是如何安排篇章结构、布局谋篇的;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以及文章的审美价值;还有就是课文所涉及的有关语言文字及有关文学和文章学的知识。从价值取向上看,学生关注的不仅仅是课文的内容,或者说是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而更应该关注的是语言自身的信息,比如有关语言的基本知识、语言的形式乃至于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只是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半,还要继续下个一半的理解过程,即对文章的形式和语言形式的理解过程。可以这样讲,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上,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充其量也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或其它课程中的阅读,只有把理解课文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理解课文和语言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因为阅读教学承担的是学习语言的任务,学习语言,如果只知其所表达的意义,不知其表达的形式;则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阅读教学就基本上失去了本学科的特点;这样的阅读,和其他学科中的阅读并无两样。无怪乎有人曾批评过去的语文教学是费力不小,收效甚微。因为这样的阅读教学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理解课文内容的上面,也可以说力量主要没用在正业上,而在该用力之处,即在需要下大力气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和语言的形式上面,却不闻不问,或轻描淡写,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学习始终徘徊、游离在语言训练之外,说这样的语文教学误人子弟应该是不过分的。
       另外,从习作角度看,习作教学虽然和阅读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二者关系紧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学习运用语言,运用语言,不仅要积累语言,还应了解和掌握一些语言的规律。因此,阅读教学还应该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一些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写作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语言的,做到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而这些,就不是其他课程所必须承担的任务。
        二、阅读教学是侧重指导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

        语言一经人使用,就会使处在语言情境中、听或读语言的人对说或写的语言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这样的心理反应,就是对语言理解的过程。

     (一)书面语言

     语言存在形式有两种,一是口头语言,二是书面语言。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是语音、词汇、语法的结合体,都是有意义、有内容的。所不同的是口头语言中的语音,是由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是有声响的语言;书面语言则是将声音转化为文字,靠文字记录书写的一种语言符号系统,是隐含着语音而无声响的语言。书面语言既无声响,就不能靠听觉去感知,它是靠视觉所能感知的语言形式。因此阅读是理解书面语言最重要的形式。

      (二)理解书面语言应该是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理解语言表现形式的统一体。

        1、阅读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着它的内容和形式,语言也不例外。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是无法割裂的。因此阅读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有了两层意义,一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二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内容是第一位的,形式是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有了内容才可能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文章也是如此。写文章要先立意,先有内容,然后再行文,要由

“意”去逮文,根据内容决定形式。没有内容,形式也就成了空洞的、毫无意义的容器。读者在阅读语言文字时,首先感知的是语言文字的形式,即语音。通过对语音的感知,了解语音所传递的信息,理解语言的内容。在此过程中,读者虽然在同时接受语言内容和形式的刺激,但是内容刺激的强度会大大超过形式刺激的强度。此时人们往往会被生动内容所吸引,而忽视了形式的存在,小学生的阅读尤其是这样。这恐怕也是“内容是第一位的”在阅读当中的体现。既然如此,阅读教学就应该顺应人们的这种阅读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是阅读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单纯的对内容的理解,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其实是多方面的。在这样的理解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作者所描绘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体会作者的深刻思想和美好丰富的感情,这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理解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将得到发展,因为对内容的理解必须经过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由对生动、具体、局部的语言材料的感性认识,经过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走向理性的认识。学生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由具体到抽象,由局部到整体,由表面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中,思维水平将逐步得到提高。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和语言的表现形式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阅读教学中,理解内容仅仅是理解语言的一个方面,理解语言还有着另一个方面,而且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即对语言表现形式的理解。学生的阅读在经历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的过程之后,还应该从语言文字的运用角度,对课文作进一步的阅读理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古名句,流传至今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它的思想内容,二是它的表现形式。但更重要的还是它的表现形式。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是高尚的思想,在当时却并非什么新鲜的思想,正是它在形式上有独到之处,比表达类似思想的语言高出一筹,才使它独领风骚,千古不朽,成为语言的经典。无论是从它的精炼简约上,还是整齐对仗上,以及它的大俗大雅上,都堪称无与伦比,都可写出一篇赏析的大文章,因此,它就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如果在教学中仅引导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忽视了对它的形式的理解,那实在是糟蹋这句话的宝贵价值。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一篇课文,名为《凡卡》,是一篇小说。内容生动感人,但并不复杂。正是小说的作者采用了新颖的、别致的,与其内容相适应的写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才使这样一个简单而不复杂的故事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小说的主旨在于表现凡卡离开家乡到莫斯科学徒的悲惨遭遇,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小说的内容,是用凡卡写信的过程这一线索贯穿的。凡卡写信,既是小说的内容情节,更是小说的形式。正是这一形式的运用,才使小说的内容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的天地,在信里,凡卡可以直接倾诉自己的遭遇,表达急切想回家的心情;在信外,凡卡可以尽情地回忆过去在家里的美好的日子。信里、信外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反差。由此看来,作者运用写信的这一形式,对所要表现的内容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在对写信这一形式的运用上,不是仅到写完信为止,又在凡卡写完信后,安排了凡卡写的信封地址不详,梦中实现愿望的结尾,这样不仅深化了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悲剧色彩,而且更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在使用写信形式上的匠心独运,一封信,贯穿小说的始终,使其内容紧凑、结构严谨,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由此观之,小说之所以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然和作者运用的写作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举以上两个例子是想说明文章、语言文字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力是如此巨大,忽视或取消对语言文字形式的理解,实际上是阅读教学中一种主观上的分裂。
      (三)理解文章和语言表现形式的重要意义  


     1、对形式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

      比如,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着。”

        如果仅从语义上理解,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杨梅树怎么会“贪婪”,怎么会“吮吸”,怎么会“伸展”和“欢笑”呢?这些原本都是人的情感、动作和行为呀!但是读者如果在这里知道作者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是将树拟作人,并非犯了人、树概念混淆的错误,就将会更加形象地感受到那春天的勃勃的生机,杨梅树如贪吃的孩童那旺盛的生命力,也就会更深切地体会到雨中的杨梅树是那样的美好和可爱。由此可见,理解了语言的形式,往往会使对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

       2、了解语言的丰富性,认识更多的语言现象,有利于语言的积累
.       课文可以说是书面语言的海洋,里面的语言形式丰富多彩,语言现象数不胜数,语言风格多种多样。那生动、贴切的比喻,那铿锵有力、富于节奏感的排比,那形象、巧妙的拟人,那充满音韵美、工整的对仗;那画龙点睛般的神来之笔,那精炼的一语道破,那含蓄深刻的哲理意味,那雅俗共赏的诙谐与幽默......或庄重、或谐谑;或朴实、或典雅;或粗犷、或细腻;可以说,各种语言现象、各种语言形式、各种语言的风格应有尽有,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这些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语言的形式,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修饰文字的,体会到这些语言文字的准确之处、鲜明之处、生动之处。这样,学生对语言的意义和内容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解,才有可能吸收消化,才能谈得上运用,进而熟练地运用,得心应手地运用。否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总是在课文的内容上绕来绕去,对语言的形式却了解甚少,这就基本失去了学习语文的意义,丢掉了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

      3、理解语言和文章的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的语言贫乏,是造成他们感到作文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有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语言世界,这些与成年人相比,有的时候是幼稚可笑的,但他们的习作所表现的恰恰就因该是这些幼稚可笑的童真童趣。如果依据他们的认识能力,而不是有意或无意去拔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再加上得力的、足够的语言训练,比如他们对语言现象、语言的形式有了较多的了解和积累,对一个意思可以选择更加准确乃至于带有一点生动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对习作也许就不会感到太困难。起码文从字顺是不难做到的。也就是说,习作的内容对小学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作文教学无非就是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写什么属于内容的范畴,主要靠学生的生活积累;怎样写属于形式的范畴,主要靠的是学生阅读的积累。怎样写要涉及到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涉及到语言的积累,语言的积累不仅要掌握一定数量的的词汇,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和语言的形式,还要有对语言比较敏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以上这些,不是作文教学所能解决的问题。作文课是实践性极强的课,大量的时间用来让学生动笔去写;当然,作文课上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但作文课毕竟不是写作知识的讲座,在作文课上企图对学生系统地传授写作知识是不可取的,那种急功近利的采取所谓习作例文的方法或给学生开一个本次写作所需使用词语清单的做法是有害无益的,这样的读写结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说不好听一点是语文教学中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因为有关写作的知识和技能,语言的积累的问题,主要应在阅读教学中加以解决,但恰恰就是在阅读教学的这一处,目前尚未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依然是一片空白,一片苍白,是一块软肋,是一个薄弱环节,是一处本应为硕果累累的却长期未得到开垦的处女地。这样大的一片空白,企图用作文教学去填补,教师们感到勉为其难,感到力不从心,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阅读教学就应该结合对课文内容理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表现形式,理解语言的形式,并融入最基本的写作知识,使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立意、选材、安排层次结构和遣词造句的。当然,有关立意、选材、层次结构等写作知识应该是小学生化了知识,所谓小学生化了的知识,就是将有关知识用最浅显的、适应小学生认知能力语言来表述。比如,不妨将“立意”就说成是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或中心意思,将“选材”这样的概念术语解释为围绕主要意思所要写的内容等等。教材中的课文多为文章的经典或精品,表现手法高超,自然有许多就不适宜小学生学习,但只要是文章,除了特殊的表现手法外,还有一般的、基本的表现手法,比如:写景物的课文,作者是怎样选取观察角度的,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按照怎样的顺序,将景物写具体的;写事的记叙文,作者是怎样将一件或几件事写具体的,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写人的记叙文,作者是怎样写人物的心理、外貌、神态、动作行为的,环境描写与场面描写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等等。再比如:作者在具体描写中使用了哪些准确、生动、鲜明的语言,这些语言有哪些特色,这些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及表达效果等等。

        

       将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理解课文的表现形式、语言的表现形式紧密地、适当地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

       4、理解课文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阅读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极其重要的任务。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为将来的文学鉴赏能力打点基础是大有益处的。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开国大典》,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就是全中国的意思。稍有点地理常识和阅读能力的人对此说法都能理解其意。今天我们读到用“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来指代全中国的句子已觉不新鲜,这是因为长期以来这样说的人太多了,大概也是一种“审美疲劳”吧。但是,当这样说法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肯定会使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长城、大江是中国的象征,雄浑之极,壮观之极;以它们为界,塞外、中原,江南、江北......中华尽含其中。这里作者不仅巧用了“长城”“大江”人文、自然的两大奇观和它们一北一南的地理位置,而且用富有节奏和音韵感的对偶形式的语言将它们组合排列起来,这就使得“全中国”这个抽象化的概念形象化了,情感化了,立体化了,艺术化了,因此,它就有了极强的感染力,极高的审美价值。
      教材中选用了叶圣陶《荷花》一文,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作者在这段话里写了荷花的形状及颜色的静态美,并运用了一系列动词,显然作者使用这些动词不是无意识的,其用意何在?活者,动也。这些动词所表达的意思,正是课文后面所说“活的画”的具体体现。正是这些动词的运用,体现了作者从独特角度观察和描写荷花的精妙之处。这些动词,使人明显地感到,荷叶也罢,荷花也罢,花瓣也罢,花骨朵也罢,莲蓬也罢,都在以旺盛蓬勃的生机,以不可压抑的活力,竞相发育成长。因此,这池荷花不仅有外在的颜色、形态的美,更有着它充满着生命力、生机勃发的内在的美,而这一点更是作者要着力表现的,否则为什么他会在后面的课文中慨叹画家难于将这池荷花画活呢?恐怕是画形容易画神难的缘故吧。
       以上这个例子说明,文章的美不仅表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形式的运用上,理解文章和语言的形式,将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有许多文学作品。体裁、题材多样,如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为艺术化了的语言,也就有了欣赏、审美的价值。作品的形象,语言及其他表现形式,需要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揣摩,因此就离不开欣赏和审美。对语言的审美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阅读能力则必须培养审美能力。由此观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带有一点欣赏和审美的成分,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审美是肤浅的、初步的、幼稚的;不是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思想水平、艺术修养、审美判断能力的人的文学欣赏,更不是鉴赏家的欣赏,这种审美,仅是初步的,仅是一种渗透、一种融入、一种尝试而已。因此,小学生的阅读审美,宜重具体、形象的感受,宜重情感的熏陶;宜轻理性的分析与概括;仅是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语言能力做点基础性的工作。
         三、阅读教学与认识事物密切相关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一切发明创造,都是靠思维来实现的。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的体现。另外,思维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材料之上,即要有一定的凭借,这个材料、这个凭借,就是语言。语言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人要借助语言思考,借助语言表达。思维中的概念是用词或短语来表示的,判断是用句来表示的。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理解和积累大量的词与句子。因此,学生对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也就是掌握思维的工具,并使思维得到发展的过程。人的思维水平的高低与思维品质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们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
  语文教科书中荟萃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这些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或真实地描绘了社会生活,或道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或体现了自己对客观世界独特的观察角度,或阐明了某些事理。这些文章既体现了作者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认识事物的水平,同时又是作者思维过程的再现。学生阅读其中的文章,不仅可以学到各种语文知识,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而且还可以从中了解形形色色的事物,懂得一些事理,弄清楚事物之间简单或复杂的联系;还可以从中学习作者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由此观之,阅读教学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这一特点并非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存在。一个人的语言积累丰富,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很强,必然会导致他的思维水平的提高,认识能力的增强;认识能力增强了,又会促进他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语言和思维,既互相制约,又是互相促进的。归根结底,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与他的认识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教学如果能正确地处理解语言与认识事物的关系,就会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四、阅读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许多作品,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这是因为,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对他所接触的事物有了某种情感,才会产生表现这一事物的欲望和动机,要么直抒胸怀;要么将情感渗透、隐含在事理的记叙和论述之中。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精选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多是感情色彩浓重的文章,既体现了作者健康向上、美好高尚的情感,同时又体现了作者对丑恶、虚假、病态、庸俗情感的批判。人的美好的情感是后天习得的。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体验课文中对各种美好的情感的赞扬和对丑恶情感的批判中,形成对美丑、善恶的分辨能力,形成爱美扬善、忌丑憎恶的比较稳定的、持久的态度体验,即在心中逐步形成美好的情感世界。因此,阅读教学在培育学生美好情感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请看教材《翠鸟》这篇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很不容易啊!’我们只好打消了这个想法,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他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

        这本是一段充满情感的语言。但是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很容易将理解的重点放在翠鸟住处的特点上,大讲什么翠鸟的生活习性。这和作者的初衷就相去甚远了。其实这段文字处处都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由想逮到打消念头到远观希望多停留一会儿,无一不体现着对翠鸟的喜爱。“打消想法”是对“真想”的无奈与失望,“远观”和“希望”又是对失望与无奈的补偿,一个“情”字贯穿个这段文字的始终。如果忽视了这段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就可能在理解上出现偏颇。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因此,感情内容是语言意义组成部分之一。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那些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所以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感情,又是理解语言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在阅读时,对语言所表达的感情内容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能否把握住文章的情感内容;二是能否对把握住的情感内容迅即做出自己的情感反应。这种“把握”与“反应”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必须要让学生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感情内容,同时对语言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感情的参与,将会使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变得更加丰富和敏锐。总之,指导学生阅读,不仅要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还要重视引导学生体会感情,如若抛开对语言的情感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就不可能对语言做出准确、完整的理解。

         五、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语感的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十分重视语感的培养。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丰富的、敏锐的感受能力。语感虽然和心理学、语言学、文学乃至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首先提出语感概念的却是语文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这说明语感这个概念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和语文教学有着不解之缘。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语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直至写入目前的语文课程标准。

  语感是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且是多种心理功能协同活动的结果。记忆、表象、想象、联想、情感等心理因素都和语感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语感在听、读时会表现出理解的功能;在说、写时会表现出遣词造句的功能。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感能力,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就会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因此,无论是从语感形成的心理因素看,还是从语感的功能上看,培养语感,对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形成,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阅读教学和和口语交际、习作教学密切相关

  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的教学是书面语言、口头语言的教学,同时又是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对书面语言、口头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训练,是一个密切相关的对立统一体。训练的形式就是听、说、读、写。四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处理得当,则相互促进;处理不当,则相互掣肘。

  阅读教学离不开听、说。比如,课堂上的复述、问答、讨论等,既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又是听说训练。这样的听说,既反映了学生的理解,又体现了学生对理解的表达。离开听、说,阅读教学则无法进行;阅读教学,又为听、说训练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极好的机会。为学生的说提供了材料。读得懂,则有利于说得明白,有利于听得懂;说得明白,听得懂,又会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理解与表达的训练,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训练,就是这样自然地融合在阅读教学之中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即是说,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写作是在阅读的吸收与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表达。在阅读训练中,学生可以得到词、句、段、篇的训练,学会怎样读懂一篇文章。与此同时,逐步积累反映客观事物的词语,认识句子表达思想感情的种种方式,了解写文章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选择材料,怎样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等,并从中学习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使认识能力得到发展。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是习作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同样,习作教学也会对阅读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观察、去思索、去表达,其结果就会比在阅读中得到的认识又提高一步,再去阅读,他所关注的不仅是文章表达了什么,还要关注文章时怎样表达的;了解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来体现,就会把理解文章内容和理解表现形式变为自觉的阅读行为。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所涉及的问题极为广泛,对它的研究与认识永远不会完结终止。旧的问题尚无定论,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否定之否定,反思与发现,回顾与展望,这些都是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应该承认,对阅读教学的规律,我们的认识还是很有限的,本文也只能就其中的某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作者:孟令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课程整合中成功与失败的反思    下一篇:语文教学儿童化的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