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地理论文

“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所属栏目: 地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仙居县横溪中学 万亚红

摘要:“问题解决教学法”是发展性教学的主要内容。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解决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问题解决教学法”的主要内涵,接着结合笔者的实际运用操作,详细介绍了“问题解决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并提出了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 问题解决教学法 情境

一、“问题解决教学法”的主要内涵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这件事所需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因此,问题就是个人所面临的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此而做出心理努力的一种情境。当某些问题所揭示的地理事实与学生具有的常识之间不一致时,就会在学生内心产生冲突,从而激起探究的欲望,学生有了问题,就会激发思维活动去求解,一旦找到完成任务的手段或方法付诸实施,问题即得到解决。所以问题解决就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

概括地说,“问题解决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既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应围绕问题而展开,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在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构建的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它的特点是要学生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着眼点在 “思”。

第一、问题是教学活动的起点。科学研究的起点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人们常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困难。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知识才变得有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因此,一切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应围绕问题而展开,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第三、问题是教学活动的终点。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仅是为了增进知识,更主要的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出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究、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二、“问题解决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和运用举例

第一步,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和精髓,实际上也就是发现问题。问题最好由学生自己提出,老师只负责提供一些情境。有时也可由老师帮助提出。但老师在提出问题时,要特别注意问题情境的设立,教学生一些提出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新教材的实施,笔者在近半年的实践操作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本校的高一学生以前没有提问题的习惯,都是“老师教,学生听”。他们懒得思考,存在惰性思想。笔者针对所任教五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计划。

1.课前预习,提出问题。每个班的学生必须预习,在预习的同时至少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由课代表将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汇总,交到笔者手中。开始的时候,学生感到很困难,有些学生抄袭课文中“活动”设计的问题,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在课本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他们只是为了应付,根本不去思考。笔者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利用课外的时间和他们谈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经过几个星期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开阔了。高一(5)班的几个同学提出了好多值得探究的问题。笔者适时地在五个班级进行表扬,并给他们平时成绩加分。谁提的问题最多,最有价值,谁的平时成绩最高。经过半年多的实践,五个班级的好多同学都很善于发现问题,有些同学从不喜欢地理到爱上地理这门课,有些同学从抄袭问题到提出很有见解性问题的转变。总体效果很好。

2.课堂提问,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质疑,形成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笔者利用课堂提问来调动和激励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情境设置从材料中产生认知矛盾和冲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以问题为载体展开学习。笔者还非常重视课堂留白,每堂课结束前留10分钟时间给学生,鼓励学生针对本课学习,积极的去思考,去发现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以便检查课堂掌握情况。

那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既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明确即将学习的内容。笔者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1)选取故事或新闻情节设疑

很多知识的产生都会伴随令人深思的故事情节,这些故事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从问题一开始就进入高潮。如:在学习“洋流对航运的影响”这部分知识时,笔者就选取了这样一则故事: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比第一次少了17天。这是为什么?

(2)选取生活现象设疑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地理现象。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许多现象学生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学生对学习这类知识的欲望更加直接,提炼这些现象,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不是正午12时而是午后2时左右,为什么?

 (3)  假设设疑

提出某些不存在的地理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这些现象存在的话会产生什么后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如讲平流层中的臭氧时,结合环保知识向学生提出,假设臭氧层继续遭到破坏而消失,会产生什么后果?

 (4) 综合设疑

在复习时,采用综合设疑的方法,能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左右逢源的境界。如在夏至这一天,我们假设全班同学做了一次周游世界的旅游,要求学生采用日记的形式,把世界各地夏至这一天具有明显特色的地理景观都写出来,这个题目涉及天文、气候、自然带、河流、水文、洋流等多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有效地把握知识脉络、理顺思路,发展思维。

课堂提问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必须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问题太简单,学生不动脑筋。问题太难,学生会失去信心。因此,应力求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其次,提出的问题要题意明白,有一定情趣。只有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 ,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也能引导学生真正领会和掌握地理的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些原理对地理事项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的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高中地理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第二步,确认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问题,收集必要的信息,弄清问题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清问题的所在。

 第三步,解决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实施阶段,是问题解决教学法中的课堂具体实施步骤。在“问题确认”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策略,并实施这种思路和策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课前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原理寻找解题的方法和步骤。此时笔者在教室中来回走动,适时的点拨,引导。在听、答、问巡视中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迅速处理以便调控整个教学过程。

2. 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在相互启发中开阔思路,促进正确答案的产生。如对“漂流瓶”是否过赤道逆流, 学生中可能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教师对这一分歧的点拨解疑可进一步揭示洋流分布规律与洋流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出现一个高潮,从而达到最佳状态。

3. 笔者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教具或其他地理实验器材,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究和动手操作获得实验结果或数据等直接经验,得出正确答案。如在学习“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这一地理意义时,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分别在静止和匀速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的同一位置上滴一滴墨水,演示静止的地球与实际自转中地球表面物体运动轨迹的差异。启发学生探讨:为什么存在这种差异?实际自转中地球的南北半球物体如何偏向?然后利用实验室的水槽,注入自来水,做“水流漩涡实验”。观察漩涡流向,请同学们用实验验证讨论的结果。探讨“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这一意义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手电筒表示太阳,照射地球仪观察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讨论该分界线与手电筒光线的关系,演示地球仪自转,启发学生思考晨昏线的移动方向进一步解释昼夜交替的原因等。通过实验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生动的实验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体验到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也得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通过分析总结,将学习状态推进到更高层次。对于学生的解答,正确的或有独创性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回答欠妥的,甚至错误的要进行耐心细致地分析和讲解,及时纠正,以免干扰听课。这样使学生的输入信息得到强化,把直接感受和强化后的信息转化为理性认识,促进思维的深化。

通过实际操作,笔者认为解决问题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找到答案的问题,教师要恰当加以揭示;或将提出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用小步子解决,便于学生各个击破,攻克知识难点。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节中有关太阳高度的知识时,如果只让学生看太阳照射示意图后提问“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可能不明白。若将这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题:(1)什么叫太阳高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多少?昼半球、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情况如何?(2)我们通常说的一天24小时指什么周期?(3)在同一纬度上,东方时间为什么比西方早,什么叫地方时?这样步步深入循序渐进,并结合实验观察分析,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其次,在解决问题时,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纠正答案中存在的问题,这比断然否定要好得多。最后,在解决问题时,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出现的遗漏部分及时提出新的设疑,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第四步,检验问题结果,产生新的问题。这是问提解决形成结论的阶段。如果被检验是正确的问题解决过程,则形成结论和范例,指导以后的学习和问题解决。并由此给出新的问题的情境,产生新的问题,使“问题解决”连环进行下去,这就是知识、问题的连贯性。如在学习“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知识时,笔者就提出“本地母亲河现状如何?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学生分组讨论,大家讨论很热烈,非常感兴趣,并提出了治理与开发母亲河的合理性建议。这就是设计问题,找出正确的问题解决过程,并形成结论。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从具体案例中归纳出研究同类问题的一般方法。突破了纳西河流域这个具体案例的局限,实现了从“个”的知识向“类”的知识迁移。那么如果通过检验,其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则需要重新进入问题解决的步骤。这样,不仅使教学活动无止境的进行下去。更重要的在于教师针对每节课问题解决之后,还提出一些具探索性、趣味性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推进学习内容深化。学生有了问题,就会产生新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思维,促使他们到课外探索。这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自我探索得出正确答案。学生在探索中得到乐趣,乐趣又会诱导他们去进一步探索。

留给学生的问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为了让学生消化课堂内容或为下一节课铺垫,出发点是希望学生运用书本上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来解释和解答一些现象,这类问题必须紧扣教材。另一种类型是激发学生对更为高深的地理知识的探求及到课外读物中去寻找答案的积极性,这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有好处。当然,问题不能太难,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才能促使学生思维向知识纵深发展。

 

三、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法”的体会

第一,问题和问题情境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关键。问题是问题解决的源头,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是“问题解决教学法”的首要步骤,是把学生引进问题解决状态的关键环节。

创设问题情境的办法多种多样。共同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运用巧妙的设计和组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笔者通过实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尤其需要注重提高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过程要按地理事象的发展规律层层推进,课堂提问内容要紧扣教学重难点。课堂提问的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第二,解决问题以及检验问题结果和产生新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过程。问题解决教学,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要素。只有正确的分析问题要素,才能正确认识问题的症结所在,产生正确的解决问题方法。在分析问题要素后,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沟通。新知识的学习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而检验问题结果和产生新的问题,则是问题解决的高潮。问题解决了,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鼓励,但不同的同学可能对问题会有不同的解决结果。因为知识缺陷或确定方法过程中的推理方法不严密,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利用各种方法对问题结果的检验往往可以帮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果的好坏,而在检验问题结果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新的问题,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的独立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参考文献: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李海霞

《地理教育》2007.1

   [2 ] 关注教学中的对话                              肖清

                                                    《地理教育》2007.1

   [3 ]《现代学校心理辅导》                           吴增强等编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标高中《地理Ⅲ》(湘教版)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下一篇:湘教版 必修Ⅲ 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第一课时“东、中、西差异”教学设计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