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及干预成效浅谈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6-12-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学困生是指学习效率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仅靠自己一时难以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即学习困难学生。包括智力低下型学困生和智力正常型学困生(又称非智力型学困生)。

  我所研究的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型学困生。这部分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主要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会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作业不会按时、主动完成。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很漠然,对自己较差的成绩反应也很迟钝等。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转变 “学困生”,让他们脱困乐学,既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我仅从数学教学的角度,说说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我班一位学困生进行心理问题干预,从而取得的一些成效。

  一、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智力正常型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一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表现为求知欲低,学习信心不足,对数学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兴趣。其二是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家庭的变故——父母离异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水平等。

  (一)学困生自身不良心理的主要表现(即非智力因素)1、消极心理。学困生由于数学基础较差,经常体验着学业上的失败,导致对自己失望,索性不努力学习,得过且过,消极应付,缺乏学习主动性。即我们常提到的不思进取型。

  2、自卑心理。由于数学基础较差,上课很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害怕答错同学笑话。

  3、厌学心理。由于学习上很难享受到学习数学的喜悦,因此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二)外部原因1、家庭环境。

  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有的是父母忙于生意,忽视或无暇督促子女的学习,加之娇生惯养,溺爱宠爱,造成孩子懒惰、不求上进;有的是家境困难,父母外出打工无暇顾及,而是由缺乏文化的爷爷、奶奶照看孩子的学习;有的是父母的心理暗示不正确,或总认为自己孩子笨,致使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等;有的则是家长在当前改革开放形势下的“认为知识再多也不如经商实惠”的价值取向,势必也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有的是家庭遭遇巨变,给这类学生造成了心灵上的创伤,致使这类学生对生活和学习都丧失信心,更别谈什么乐趣了。我班的何××属于父母离异引发的家庭变故和缺乏文化的爷爷、奶奶照看孩子的学习,在生活上溺爱孩子,对孩子在学习方面缺乏引导而造成的学困生。

  社会环境电视、游戏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强、注意力涣散、放纵享受,不求上进、脱离集体生活,厌学、不学、弃学等。

  而很多时候,内部原因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对学生的良好学习情绪造成不可避免的心理影响甚至是心理伤害,从而使学生怕学、不学、厌学。

  二、心理干预对策的实施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在有经验的教师教育实践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差生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帮助他们。

  1、加强感情投入,融洽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去喜欢他所教的课程,而不会由于喜欢一门课程而去喜欢一个老师。在教学中时常会遇到有的学生对很容易的题目也不会做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我时刻告诫自己千万要克服急躁情绪,不要流露出任何不耐烦,更不能挖苦。让学困生不管何时都信任自己的老师,在自己学习有困难的时候找老师帮助。就像在家里信任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

  2、锻炼学困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设置一定的困难,有意识地磨练学生的意志。设计的提问或练习,要有一定的坡度和跨度,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定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学生学会用意志的制止功能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强迫自己保持平静的心境面对数学学习。

  3、指导学困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指导、督促学困生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如何理解不同知识的题目,如何分析、解答不同的题型,这些都是学困生不知道的,老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辅导。

  比如我班的何××,上课时自控力较差,爱做小动作。上课时老师就特别注意他,根据他的课堂表现随时用不同的方式提醒他认真听讲。只要他主动举手回答问题,马上选他回答,不管回答结果如何,一定要对他的学习态度、主动思考的学习方法予以表扬、鼓励。让他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形成他也是班级学习中的成员,而不是学习人员的边沿人物。

  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我会首先以学困生的水平来设计教学程序及方法。比如“20以内的减法”的教学,教材主要采用了利用“20以内的加法”来算减法的方法进行教学,而且大多数学生由于有“20以内的加法”的口算基础,用这个方法进行减法学习,做得又快又好。而对于何××来说,由于他“20以内的加法”的口算还很不熟练,所以他只适合用“破十法”学习。因此,我设计了用不同的方法学习“20以内的减法”的教学,再在不同学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达到对学困生进行学法指导的目的。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学困生尤其如此。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操作学具,从直观学具入手,加强操作方法指导,让学困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有条理地展开思维。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指导学生通过剪、拼、看、想、说等过程指导操作,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作业指导中也需要分层次练习。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练习设计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两类。“选做题”难度较大,只要求那些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完成。首先,要求全班学生完成基础练习,然后逐步提升、增加难度。布置作业时要做到让学困生巩固基础建立自信心,让中等生能跳一跳够得着,让学习优秀的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让作业充满鲜活的个性,改变过去那种统一内容、统一格式的模式,注意学生能力差异、兴趣差异,使作业形式多样化。

  4、发挥同伴和家庭的良性影响作用要成功转化数学学困生,除了依靠教师的力量,还应努力挖掘各种有利因素,如充分发挥学生同伴、家庭等各种的作用,共同促进学困生的成长。

  在班上培训几名数学尖子生作为学习互助组的核心成员,让班上所有同学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向他们请教和讨论,并让这些同学特别关照这些学困生,在需要时给与热情的帮助。与此同时,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困生选择与他们性情相配的同桌也是非常重要的,让同桌对学生的帮助和老师的帮助做到无缝衔接。

  家庭中应设法统一认识,以积极的、接纳的、宽容的心态与学困生相处,帮助其克服懒惰意识、建立自尊、增强自信,全家群策群力,共同促进学困生的发展。比如我班的何××,由于父母离异,母亲改嫁后其全家不准母亲探视孩子;父亲又外出打工,长时间不在家;他从小跟着缺乏文化水平的爷爷、奶奶长大,而爷爷、奶奶没有文化只能管好他的生活。又因为父母离异,爷爷、奶奶对他溺爱有加,导致他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做什么事都很慢很慢。因此,严重影响到孩子学习的各个方面。孩子上学时,学习上的所有用品,一切由爷爷、奶奶准备、收拾、整理,带着上学,孩子只跟着到学校就可以了。孩子是否需要看书、做作业,爷爷只有一句话“你作业做完了吗?”孩子一句“做完了。”这样的家教情形下,老师做了很多工作。首先,帮助他的爸爸、爷爷、奶奶缓和与妈妈的关系,让妈妈可以经常来看他,让他的心可以平静下来,把心用在学习上。其次,让外出打工的爸爸多一些时间回家,和孩子沟通、交流,增进亲情对孩子心灵的抚慰。然后,要求爷爷、奶奶在生活上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少一些溺爱,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事要有一定的速度,养成一些正能量的生活好习惯。从而促进孩子学习懒惰思想的克服。

  通过不懈的努力,何××的学习成绩虽然不能达到优秀的成绩,但是已能正常学习。上课时,听课注意力持续时间明显提高,还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基础知识的作业完全能独立完成,对于难一些的选做题也有挑战的勇气了。

  由此案例说明,每个人都蕴含着一种巨大潜能,作为老师,应该给予学困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使他们充分地展示自身的价值,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和谐。总之,转变数学“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时刻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感染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沟通,使更多的学生脱离“学困生”的队伍。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的解题程序    下一篇: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