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珍视语文乡土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02-1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文就“语文教师如何因地制宜开发语文乡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阐述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乡土资源  乡土生活  乡土文化  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教师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去宣传这些乡土资源,让这些对于孩子来说充满了魅力,充满了吸引力的乡土资源,走近孩子的视野,走进孩子的生活,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一、让乡土资源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鲜明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青田县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自然风景资源丰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相映生辉。最为著名的是“一江二石”。一江,指贯穿青田全境的瓯江;二石,指省级著名风景名胜区石门洞和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的青田石雕。青田又素有三乡之称,即“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历代文人墨客、政坛要人无不赞美青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青田土特产众多:青蓬馍滋,山粉饺,豆腐枣,海溪的粉干,北山的索面,方山的田鱼,山口的石雕……风景名胜闻名遐迩:石门洞,千丝岩,太鹤山,小石门,田鱼村,阜山陈宅七星村……这些语文学习的资源无所不在,语文实践活动的资源来源广泛。
  在“夸家乡”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家乡的建筑”、“家乡的名胜古迹”、“家乡的传统节日”、“家乡的特产”等一系列活动,学生们有的摄影,有的当导游,有的当记者……通过调查我县的历史人物、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名优特产、工厂企业等,纷纷用不同的方式展示活动的成果,并把调查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感受记录下来,形成优秀作品在全班交流。生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了身边的资源开展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扩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家乡的文化,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二、让乡土生活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特色内容
  家乡是孩子们熟悉的,家乡独特的乡土生活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即使是成年人,一回忆起童年时生活过的街道、村庄、小镇、山山水水时总会伴随着美好、温馨的情感。充分利用家乡富有文化底蕴、具有教育意义的乡土生活开展活动,会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化,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而且有利于师生语文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养成。
  如何让孩子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验到乡土生活的气息呢?在选取贴近孩子生活的内容,构建学生熟悉的语文实践活动主题时,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地方优势,选择以季节变化为主的主题有“美丽的春天”、“丰收的季节”、“冬爷爷的礼物”等。在这些主题中,我们充分挖掘乡土的内容,结合青田特色,将海溪的粉干,北山的索面,方山的田鱼,山口的石雕等引入教学,丰富了活动的主题。为让学生亲近乡土生活,我们还挖掘了青田传统的民间游戏,如:“跳房子”、“摇到外婆桥”、“骑小车”等,让民间游戏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孩子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民间游戏”语文主题活动结束不久,一位孩子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我们不仅认识了父母辈童年的游戏,还感受到了这些有趣的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
  三、让乡土文化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传承和弘扬
  家乡的风土人情是特有的,但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习惯的改变,一些特有的风土人情被都市人渐渐淡忘。因此,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乡土文化在活动中得到传承和弘扬。
  我们结合学校开展的《我们的节日》读书活动,先后开展极富情趣的传统节日文化系列语文主题实践活动。如,端午节来临,我们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了解端午节的起源、风俗习惯等,引导孩子们和家人一起感受浓郁的节日气氛和热热闹闹的节日活动。学生们有的跟着父母学包粽子,探究包粽子,赛龙舟的来历;有的采集艾青菖蒲,装饰自己的家庭;有的同学还在街头摆起了“跳蚤市场”,派送自己巧手制作的香袋香囊;有的走进网络,认识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赢得了社会、家长的好评,使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真正与生活联姻,走向了更广阔的生活的天空。在语文综合实践活中,我们注意到了传统节日文化博大深邃,尽力选取切入口小,家长、教师便于指导,学生便于实践的主题开展实践,保证实践活动的可行性。
  珍视乡土语文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走向更丰富的社会大课堂。
  【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小学语文教师》2004年第三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识字教学散发汉文化的芳香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