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朗读问题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07-2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冯敏

  摘要: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朗读,积极采取各种策略,注重范读和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要善于引导学生说出读后的感悟,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 有效 教学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感悟文章,无法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有整体的感知。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能够使学生感知语言文字,领悟到文章的深层含义,增强语感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在读准、读通文本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各种策略,注重范读和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并要善于引导学生说出读后的感悟。这也可看出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重要地位,那么我们如何行之有效地做好朗读教学呢?

  一、注重范读,让学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由于我们面向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和生活体验少,各方面知识尚浅,朗读能力不够强,如果先任其自己多次诵读,学生很容易“先入为主”地以自己的诵读为准,对于一些错误的读音、断句难以改正,也难以体会文章的感情。要让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决不是件容易的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好一篇文章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老师的范读。所以,教师利用录音、录像范读或自己亲自范读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教学《有的人》这一首诗,在教学前,带领学生在电教室观看鲍国安老师的吟诵表演,随着感人的背景音乐和鲍老师的抑扬顿挫的诵读,学生们很快就被鲍老师的精彩表演震撼了。这时,学生情绪高昂,老师顺势带领学生自己诵读和理解全诗就水到渠成了,一节课下来,绝大部分学生已经把这首诗有感情地背诵下来了。可见,朗读一篇文章之前给学生范读,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对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和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二、多种形式诵读,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

  虽然范读很重要,但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与文本充分对话的机会,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进而按自己所得去朗读。因为单一的朗读方式会严重打击学生朗读的兴趣,学生们也会觉得很累。其实朗读的形式很多,每种形式的朗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在教学《观潮》中潮来时的壮观景象部分等气势磅礴、动人心魄的段落时,宜用齐读。在教学《画杨桃》一文时,主要抓住文中的两处语言描写进行教学,一处是同学们看见“我”的画的画时的语言描写,一处是老师让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后的语言描写。我先让学生联系平时的情景,在组内角色扮演练读,再每组推荐代表比赛,最后集体评议。这样学生不仅读出了文中的各种语气,有些连神态、动作都表现得惟妙惟肖。角色扮演完了,孩子们通过评议不仅知道了该如何读好这些语言部分,还知道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做人要实事求是,不能理所当然。可见,合理选用朗读训练的形式,不仅能让学生热情高涨,而且对理解课文内容也非常重要。

  三、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提高语文能力

  《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课前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对了解课文大意和上课时与老师互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中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加深文章的理解等都有很大的帮助;课后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对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写作能力都大有裨益。一篇文章,如果学生还没有展开充分的读,对文章还没有基本的了解,老师就急着提问,学生往往很难回答。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小学语文第八册《中彩那天》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这是我们要突破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这必须是让学生充分阅读、理解文章后才可以概括的问题。在教学时,要先让学生带着一个问题读书:父亲为什么中彩了还不高兴?在认真读完后,有部分学生知道了,因为那不是他的彩票——从彩票上那淡淡的“k”字可知;接着要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那“k”字是淡淡的?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再一次进入课文,而后组内探讨,得出了答案:那是因为一辆汽车是父亲梦寐以求的东西,他曾经也想过自己留下汽车;最后才引导学生把两个问题联系起来:本来父亲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留下自己梦寐以求的汽车,但是他却不高兴,因为他知道,那本来是属于库伯的,拿了有愧于朋友,也有违自己的原则,他遇到了一个难题,大家明白是什么了吗?学生思考片刻,明白了:父亲的难题是要不要把汽车还给库伯。两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了学生充分地读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语文教学中要确立“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让“读”这一环节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师在教学环节上要精心设计问题,把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学生对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教材包蕴的丰富知识和情感,就能亲自品味、感受,帮助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读后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心中所感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才能读出符合课文内容的感情来。因此,指导朗读,要在理解内容、激发感情上下功夫,而不要只单纯地做技巧上的指导或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老师通过展示学习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播放英法联军破坏圆明园的视频等之后,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第四自然段中的那些词最刺痛你的心呢?”“读完这一自然段之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在学生充分的讨论并发表见解之后,再提出问题:“作为现代的我们,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事情发生呢?”这样在学生充分朗读之后引导学生说出心中所感,对理解文章大有裨益。

  当然,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学生朗读时间少且不够充分,朗读只是流于形式,读前没要求,读中没指导,读后也没及时评价反馈,学生没用心、用情去读,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参与朗读的学生少;教师对学生的朗读缺乏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各年级的特点,各例文的特色,朗读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课文选择、设计不同的朗读教学方法,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小学四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