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阅读搭桥沟通课堂内外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2-0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松门镇第二小学   陈灵云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孤陋寡闻、知识贫乏者恐怕难以立足于未来社会。阅读,就是一条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那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极其重要,也是非常关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本文就从立足课堂、把握课堂、利用课余、适时展示、借助激励等方面来谈谈一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课堂    阅读搭桥    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低段学生,要求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会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由于农村幼儿园全是私立的、小型的,五花八门,平时侧重于学生的语文和数学的教育,学生的书写能力较好,但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阅读能力更逊色。同时、他们刚刚升入一年级,识字量有限,影响了孩子们的阅读速度与效果,这些均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差。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是阅读教学的最初始阶段,但大多数教师往往把拼音、识字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忽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因此农村小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极其重要,也非常关键,对学生今后阅读习惯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下面就谈谈关于一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几点做法。

  一、立足课堂,落实基础,培养兴趣,打下扎实的阅读基础

  (一)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

  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而言,除兴趣外,则完全在于阅读时有排除干扰、认真阅读的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而这种习惯又必须靠老师不懈地设法运用一定控制手段,调动其视觉、形象、声音、动作等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以限制其注意力的分散,逐步促进专一读书习惯的形成。所以我在课堂上采用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

  对于一年级孩子,应教育他们听课、预习乃至读课外书的时候手必持笔,在所读文章开头、行间,运用文字或固定的阅读符号,学习圈点批划。例如,在文中圈出要学的生字,标标小节号,划划重点、优美的词句,或在难懂的地方注个小问号。运用边读边批注的阅读方法,既可以把注意力切实集中起来,活跃思维,又可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此外,为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还应当对学生进行阅读时边读边想在头脑中画图画的训练,也就是使阅读内容能迅速地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视觉、形象、触觉、听觉等感官印象和语感能力,唤起再造现象。这样有利于加强阅读材料的感染力,唤起再造想象,又易于集中阅读的注意力。

  (二)训练勤学好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一学二问是靠勤学好问得来的。因此,对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不论是指导预习、讲授新课,还是辅导课外阅读,教师都应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审视书本、发现阅读障碍,能先自行释疑解惑的习惯。

  在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如下阅读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喜欢这个故事吗?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燕子妈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师: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夸小燕子呢?

  生:小燕子看清楚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的样子,所以妈妈要夸它。

  师:真不错!小朋友读了故事就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对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屋檐下”是什么地方?

  师:哪个小朋友知道?

  生:屋子瓦片下面一点的地方。

  生:你理解得对,但是没把意思讲清楚,别的小朋友可能没有听明白,老师建议你把课文插图上的“屋檐下”指给大家看。(学生指点)现在大家明白了吗?这个地方正是燕子做窝的地方。

  生:冬瓜和茄子我也认识,可我没有见过“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这是为什么?(许多学生都有同感)

  师:老师今天从街上买来了新鲜的冬瓜和茄子,请大家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惊喜)冬瓜的皮上真的有细毛,茄子的柄上真的有小刺。

  师:我们以前没有发现,今天怎么会发现了呢?

  生:今天我们看得很仔细。

  师:看来只有看得仔细才能发现冬瓜和茄子的不同。小燕子又是怎么发现的呢?请你仔细读读课文,再回答。

  生:小燕子观察得也很仔细。

  师: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读出来的?(学生再次阅读后回答)

  我本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理念,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让学生畅谈阅读的初步感受,既满足了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又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这一环节,我清楚地了解了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并把它作为展开教学的起点,真正为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服务。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思维水平等之间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对文本阅读的反应是独特而有差异的。于是我诱导“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让学生把阅读中存在的疑问提出来,再让其他学生进行解答,教师适当进行引导,这样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时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人。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的阅读是粗线条的。当他们在理解文本遇到困难时,我没有用自已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理解,而是学生多次回到课文中直接接触语言材料,与文本进行对话,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加深理解和感悟,让学生谈出自已认识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语文教学的多元化。

  二、把握课堂,创设氛围,激发兴趣,养成自主的阅读习惯

  就阅读情感态度而言,十分强调养成习惯阅读的兴趣,在低年级这一点尤其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习惯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不可想象,学生对阅读毫无兴趣,仅凭毅力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40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纵然完成,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兴趣的培养离不开氛围的创设。

  (一)课前时间的把握。

  课前虽然仅仅只有五分钟,但若合理利用,将会有“事半功倍”之效。身在农村的学生,家庭的阅读氛围无从谈起,有些家长有阅读的习惯,家庭的阅读氛围也是很淡的。低段的阅读教学以儿歌、童话故事为主。短短的五分钟可以巧妙地给学生布置阅读的氛围,弥补上述的不足。

  儿歌琅琅上口,充满童趣,是学生乐见的阅读。如经典读本《三字经》、《百家姓》,现在流行读本《每日一诵》,还有其他的儿歌、童谣。课前选个一两首或其中的一小段来让学生读读背背是绝对没问题的。学生阅读的成功感足了,阅读的兴趣就来了。

  童话故事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由于一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少,有意注意的时间短,让他们读故事书很容易疲倦,因此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提倡教师读故事给学生听。这样做,不仅可以延续学生的有意注意的时间,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能够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去阅读,产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二)课外知识的渗透。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以课堂为纽带,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利用教材以外知识火花来引爆课文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只是微微地打开了一个通往知识世界的窗口,以激励其阅读的兴趣。在具体教学中,以篇带片,扩大阅读范围,激发阅读的欲望。

  1、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同类作品扩展。学到写春天的课文,就大量的扩充关于春天的短文、儿歌、古诗。这样阅读的内容多了,对春天的认识也深刻了。

  2、以某个知识点为切入口,横向拓展。比如学到教材的《识字七》,出现了一系列的谚语,内容从天文到地理,先引导学生读、理解,引起他们的兴趣,课后再让学生收集谚语,再根据课文的方法去理解谚语。这样无形中又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三、利用课余,与书交友,增强兴趣,拓展广泛的阅读空间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首先应该是从小培养阅读习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勃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那么语言的积累就必须从大量的课外书中去扩充。小学生都富有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不甘心只禁锢在单调的课本阅读之中,而愿意通过广泛地阅读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因此训练一年级学生与书交友广泛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会使他受益终生。

  由于一年级孩子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再者本身的认知面又窄,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引起学生阅读的需要。

  1、“故事引诱”读。学了《邓小平爷爷植树》、《吃水不忘挖井人》等课后,我让小朋友再去找找写邓爷爷、毛主席的其他故事读一读。

  2、教师引领读:由于一年级学生自我的选择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师可以不失时机跟孩子们一块儿阅读一部好书的开头,引起他们的兴趣。如老师有声有色的跟学生一起背 《唐诗三百首》,并做简要的解释,学生马上就会捧着诗歌背起来,比老师还快走一步。

  3、教师推荐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推荐书籍。低年级的学生比较适合童话故事、神话故事以及一些图文并茂的卡通、漫画等。例如《白雪公主》《丑小鸭》《女娲补天》等。结合重大的节日推荐书籍。比如在中秋节来临之际,让学生收集有关于描写月亮的文章故事或古诗来读读背背。国庆节指导学生读各种描写祖国的小诗歌;清明节发动学生收集有关革命烈士的小故事(可以听别人讲,也可以自己找书来读)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爱国情怀。

  4、“以篇带片”读。学到《地球爷爷的手》或《兰兰过桥》,可以大量扩充科普类读物。上到《棉鞋里的阳光》就引导学生阅读注音版的《三字经》,了解《鸦反哺》、《孔融让梨》等故事,或直接去读读这些注音版的小故事。

  四、适时展示,积淀素养,激发动力,收获满意的阅读成果

  从一年级开始就该注重阅读的积累,日积月累,不会做诗也会诵。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高峰,古诗背诵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其次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我让小朋友们准备了一本《采蜜本》,把平时看书时遇到的好词好句记到这个本子里,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写,并定期检查,比一比谁摘的好词好句多,谁又能把这些内容记到自己的脑子里。记得多了,学习材料储存于大脑,成为学生终身营养,构成了语文素养。

  适时适度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亦能强化学习的动机。为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班级的学习成果,为让学生之间交流学习体会、学习方法、学习成果,为让学生之间相互激励,我们可以于期中考试后举行“学习成果展”。其间展示学生古诗文的背诵,方法的运用,笔记的摘抄,学习心得的撰写。学习成果展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还可以有计划地、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强化课外阅读。为使这种课外阅读的风气持续下去,应该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一些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从而强化课外阅读。如:

  1、诵读竞赛。让学生把自己喜欢朗读的诗、词、文章朗诵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分享读书的滋味与快乐。诵读形式可以多样,有配乐诵读、表演诵读、独诵、合诵、集体诵等。最重要的是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经过一层层的选拔、锻炼,相信学生朗诵的技巧更成熟,胆子更大,见识更多,阅读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2、讲故事比赛。小学生喜欢看故事书,阅读的兴趣往往是从读故事书开始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看故事书,增强读书的效果。讲故事比赛能引导学生读更多更好的故事书,而且能锻炼口头表达的流利性,培养体态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协调能力,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

  五、借助激励,推波助澜,内化兴趣,延伸长期的阅读时间

  学习动机有长远动机和近期动机。能够自觉运用长远学习动机激励自己学习的学生为数极少,而且小学生在挫折面前容易气馁,需要老师适时利用奖励这一近期动机激发学习的兴趣。成就感是激发学生深层动力的最佳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最高层次是成就的需要。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满足学生成就的需要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适时客观科学的评价是学生阅读的兴奋剂,我们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有效作用,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外阅读的精神愉悦,身在其中,乐在其中。

  1、读书明星评选。根据学生的阅读量、古诗文背诵量、读书笔记等情况,每月评出“月读书明星”;学期末又根据月读书明星的情况评选出“学期读书明星”。不管是什么读书明星都在教室公示栏中与师生见面。

  2、书香家庭评选。书香家庭条件是:有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学生有专用的书柜、书桌,有一定的家庭藏书(20本以上);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能督促孩子每天坚持阅读课外书籍时间不少于20分钟,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亲子阅读”交流活动;支持孩子参加各种读书活动,并给予一定的指导。

  3、以书为侣好学生评选。条件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每天的读书时间,完成每天的阅读量;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举办的读书活动,读好书、读经典,经常写读书笔记,在学校或班级发挥带头作用;开展阅读活动以来,经典诗文背诵量和课外读物阅读量均超标以上。

  “读书明星”、 “书香家庭”、“ 以书为侣好学生”的评比是对学生阅读过程的肯定,会让学生激荡出课外阅读的成就感,他们会带着这份小小的成就感幸福地阅读着。而且还会通过语言的激励不断强化他们的成就感(当然还会鼓励没有评上明星的同学努力争取),让同学们在成就感的阳光中享受阅读和积累的快乐、幸福,从而为学生的长期阅读奠定情绪基础。

  培养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非一日之功,而当一个人如果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它将使人受益终身。阅读习惯的培养应从一年级开始,让孩子们学会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我们坚信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我们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适当拓展课外,设计出适合学生阅读的形式和方法,我们就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在思维碰撞中迸发活力——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下一篇:用童话浸润心灵,促低年级学生有效倾听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