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以疑为线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以疑为线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湖北省黄梅县第一小学  喻慧敏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探究精神。“自主创新,合作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研究就是力图从尊重学生的这种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由抒发感受,实现个性的自主发展。为此,我在实践中进行“以疑为线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尝试。“以疑为线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质疑”为切入口,以学生“解疑”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其间,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落实教学重点、难点,与相关的教学要求,以完成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问题由他们提出,也由他们解决。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构形式是:自读质疑——归纳理疑——自主解疑——交流总结。      环节一:自读质疑    “学贵有疑”是我国古代教育家的普遍主张,西方的亚里斯多德也曾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问题从何而来?可以出自学生的“质疑”,也可以来自于教师的“导问”。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是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我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指导好学生“自读”。自读的一般要求是:(1)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遇到困难看注释或自己思考或查资料。(2)初步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3)勾画圈点批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在自读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一开始学生往往无从问起,提不出什么问题,或提出的问题不切主题,没有实用性。我则有意识地示范几次,同时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定格在某些词句上,让学生变无疑为有疑,并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于质疑。引起质疑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就课题提问,可以就重点段提问,也可以抓重点词句提问等。经过训练,我班学生已经养成了质疑的好习惯。“自读质疑”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环节二:归纳理疑      经过充分自读,不同水平的学生会有不同层次的疑。对学生提的问题我都进行归纳整理,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分成几类,并作相应的处理:一类是有关文章表层的疑问,我让学生当场互相解答;第二类是问题有质量,正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但由于学生提问的角度不同,提法不同,使这些问题或交叉或重复,我就从中选一个问题,或者把这些问题归纳成一个问题,把它作为突破口,引入课文的学习;有些问题比较深奥,常常需要查阅资料才能解决,就留到课后或第二天再讨论。这样,学生提出的散乱、零星、无序的、指向性不强的问题,经过老师的归纳,就变得有序了,指向性明确了,就能成为进一步学习课文的突破口。这就是归纳理疑的过程。归纳理疑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师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下面以教学《鲸》为例,对以上两个环节加以说明。     在教学《鲸》一课时,上课伊始,我播放有关鲸的画面,让学生看画面说感受,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学生非常投入地读完课文,在自已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随后在班上进行交流。学生提的问题很多,如何处理学生众多的“疑”呢?对于较简单易懂的问题,我让学生当场互相解决。例如,有学生提出:“退化”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了“退化”的意思。又如,有学生提出为什么“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而“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其他学生就迫不及待地为他解答:须鲸没有牙齿,齿鲸有锋利的牙齿。面对众多的“疑”,我引导学生筛选出最值得探究的“疑”: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和生活习性?课文是怎样介绍鲸的?鲸为什么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经过归纳理疑,学生提的问题变得有序了,指向性明确了。实践证明,归纳理疑既可以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环节三:自主解疑      自读质疑和归纳理疑的目标是解疑,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在教学中一一解决。教师要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解疑。学习语文的方法很多,例如:听、读、思、议、画、写等。运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呢?由学生自己决定。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个人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并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解疑。学生个体围绕探究主题,运用自己喜欢的探究方式自己释疑、解疑。学生在自读自探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同时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小组的建立,我一般采用“异质分组”方法,每组4—6人,包括学习成绩优、良、一般的学生,这样分组有利于激发学生合作与竞争的动机,扩大信息交流,发展每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各抒已见,展开争论,对别人的见解学会肯定、否定、修正或补充,最终达到共识,教师则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深入各组,了解学情,参与探究。自主解疑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了学生的潜能。      环节四:交流总结      为进一步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扩大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全班汇报交流。小组汇报时,我要求各组代表在发表看法时应代表小组的意见,而不只是自己的意见,这样既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又能增强小组合作的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在汇报交流过程中,我注意根据教学重、难点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体验和感悟,促进积累和运用,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在汇报交流后我要求学生对当堂课的学习内容作总结反思,自由抒发学习后的所感所想,并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想象力的练习,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时布置一些拓展性的家庭作业,使课内学习在课外得到更广阔的延伸。

   

下面仍以教学《鲸》为例,对以上两个环节加以说明。      学习《鲸》一课时,通过自读质疑,归纳理疑,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怎样解决问题呢?我告诉学生:“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读读议议、想想画画、查阅图片、资料等。可以独立探究,也可以与学习伙伴合作进行探究。”这一下,教室里热闹了起来。学生对学习相当投入,他们有的大声朗读,有的埋头作画,有的圈圈划划,有的翻阅资料,有的热烈讨论。最后在全班交流时,既有个人代表小组的,也有整组参与交流的,交流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如有的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明哺乳动物的特征,有的做小实验演示鲸“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的现象,有的画图展示鲸睡觉的样子……为突出教学重点(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在汇报交流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相关句子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认识不同的说明方法。如:出示象与鲸比较重量的动画,帮助学生从直观上认识比较说明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计算一学生的体重是最大鲸的多少倍,使学生既感受鲸之大又体会数字说明的方法。汇报交流后我让学生谈谈这堂课的学习感受。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懂得了鲸的许多知识,有的说学习了许多说明方法,有的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蓝鲸的资料呼吁大家不要肆意捕杀蓝鲸,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还有的提出了幼鲸怎样吃奶的问题等。下课铃响了,学生意犹未尽,于是我布置了两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鲸的资料办一份手抄报,运用本课的说明方法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动物,以此作为这堂课的延伸和拓展。     “自读质疑—归纳理疑—自主解疑—交流总结”,这种阅读教学的结构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注入,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而成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模式,确实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用评价扬起写作的风帆    下一篇:融入大语文观 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