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把“知识灌输”变为“问题解决”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问、学生答,多数采取注入式,满堂问、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没有创设问题情境,没有提供给学生质疑机会,没有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学生根本没有问题意识,也不会提问题,更谈不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解决”是新课程标准北师大版教材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一改传统教材中单一机械的例题呈现模式,注意通过主题情境引出学习内容,变呆板、枯燥、沉闷为生动、充满生命活力。触手可及的生活原型、鲜活生动的呈现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问题解决”的教学是一种立足于教材,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以数学思想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和调节手段的高效的开放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自觉地利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意识。一句话,就是有利于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 。我在教学中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引导的策略进行探究,我的体会是: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成功的“问题解决”教学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教师、学生、教学方法等。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要数问题情境的创设了。因为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没有问题的教学,在学生脑海里不会留下多少痕迹,也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适宜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索,学生在学习情境尤其是在问题情境中具有强烈的解题心向,而这恰恰为学生的问题解决提供了动力保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要从生活实际中引入一些实物、场景,让学生依托这些情境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

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在教室里面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康乃馨2支8元,菊花3支15元,玫瑰花4支32元,”问:老师想买7支玫瑰花可只带了48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那你能帮老师想办法吗?老师又想买一束又漂亮又实惠的花,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二、自主探究,分析问题

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的教学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问题的探究活动是分不开的,两者在教学中是辩证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过程是线索,探究是中心。过程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来龙去脉,展示、暴露数学思维活动及思维方式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方法的获得恰恰是学生问题自主探究的基础。提出问题并不等于分析解决问题,还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研究信息、分析问题,为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教学“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角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四个不同的活动角,分别是:角的两边很短;角的一条边长一条边短;角的两条边都较长;角的两条边更长。让学生自由地转动角边、比较角的大小,观察思考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并随机出示导向性问题:(1)怎样才能把角变大?怎样才能把角变小?(2)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学生在摆弄活动角,在组内比较、讨论、争论的过程中,感悟到了“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边画得长短无关”。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掌握知识。这样,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而且因为规律是学生自主发现,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所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就学得扎实,记得牢靠。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仅靠个人的劳动是不够的,需要依靠小组的集体力量来完成。有时也需要依靠互相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共同分享集体的智慧,才能高质量的解决问题。因而小组合作学习也是“问题解决”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应认真研究如何组织小组形式的“问题解决”教学。有时可以是小组合作,依靠集体力量完成某项任务(如教学求较复杂的平均数);有时可以分工协作,每个人承担其中一部分的任务(如教学圆周长的测量方法);有时则可以是小组成员相互切磋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教学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凡此种种,都是让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讨论、交流、质疑问难,发表彼此不同的见解,激发探索的内动力。即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实践应用、深化问题

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生不仅巩固对所学新知的理解与掌握,还把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使问题进一步升华,在完善认知结构中,达到求异创新。

例如,学习了《圆的面积》一课后,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教学楼的前面有一圆形的草坪,如果要重新铺,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草坪呢?铺草坪的问题其实是解决圆的面积问题,而这个圆是无圆心、半径和直径的,不是通常学生所熟悉的简单的数学问题,所以对学生来说首先要收集数据,如确定圆心、测量半径等。又如,如何估计一张报纸上的字数?如何数出一大叠纸的张数?如何测量一块土豆的体积等等。

五、课尾延伸,再提问题

在“问题解决”教学实践中,不要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而且还要加强引导,让学生在不断挖掘问题。为此,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延续到课尾,让学生再提问题,以便课后进一步地去探究、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因为方法的习得有个过程,从扶到半扶,最后放手让学生学会独立运用方法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不完整,结果往往会行百里者半九十,因此掌握方法的学习跟进十分重要。试想,如果探究学习还是片面关注知识与技能,忽视方法的学习跟进,那么课程功能的拓展只是—句空话。


    教学实践证明,把“知识灌输”变为“问题解决”,实现了由单一化向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转变,较好地创设了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形成了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态势,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在课改实践中谈教学观念的转变    下一篇: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