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5-07-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离异家庭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离异家庭是指因父母离异而造成的单亲家庭以及父母离异后再婚重新组成的家庭。生活在这类家庭的小学生的处境与完整幸福家庭小学生有很大差异。为了缓解和消除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教育干预是必需的,家庭、学校、社会都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教育离异家庭小学生的义务和责任。

  一、离异家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夫妻离异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广泛的,不仅会遏制其智力、性格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而且还会导致心理问题。我国心理学研究认为,5岁前与父母分离的男孩,由于缺乏适当的性别行为榜样,[1]他们的行为缺乏男子汉气概,他们的进攻性要比正常家庭中的男孩少一些,而依赖性要多一些,他们在游戏中也表现出较多的女子气动作模式。而缺少父亲的女孩在长大后易在异性交往中出现问题。Lamb的研究表明,在离异家庭中儿童容易出现心理压抑、认知失调等问题,并在人格方面出现障碍。英国心理学家J.Guidubaldi等进行一项全国性追踪研究,认为父母离异对儿童的学业、社会性及身心健康均有消极影响,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效应,尤其对男孩的影响较大。王永丽、俞国良的《离异家庭儿童的适应性问题》从适应性方面比较了离异子女与正常家庭子女,结果是,离异家庭子女明显弱于正常家庭子女。郑名、李炙檬的《离异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离异家庭儿童行为检出率高于完整家庭。美国一项研究发现,离异家庭的孩子有不良表现的比率远远高出正常家庭,其中有37%的儿童学习不良,20%的孩子不守纪律,9%的孩子曾经离家出走。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进行的离异家庭子女与非离异家庭子女的对比研究也发现,[2]离异家庭子女情绪低落、压抑、孤独、烦躁、冷漠、学习成绩差,与同伴关系差,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的比率高,心理障碍和问题的检出率高。[2]

  二、离异家庭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心理健康水平极其显著地低于正常群体的小学生

  结合前人研究及本人访谈结果,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其一,“部分家庭环境剥夺”是造成离异家庭子女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3]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对孩子来说,不管是与生身父亲生活,还是与生身母亲生活,都是一种“部分家庭环境剥夺”,而“部分家庭环境剥夺”对子女心理发展所造成的有害影响,早被心理学家的实验所证实。[4]当然,父母离异后各自重新组织的新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家庭缺损,但从实质上看,尤其对已经懂事的孩子来说其心目中已经存在的“部分家庭环境剥夺”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因此,父母离异,对其子女的心理发展来说,难免产生负效应,只不过不同的对象,程度不同而已。其二,父母不良情绪的影响。离婚在我们这个富有传统伦理道德的国家里,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不光彩的事情。父母因离婚而产生的不良情绪,通过他们的表情、语言、行为反映出来,使家庭气氛压抑,家庭人际关系恶化。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不仅饱受失去父爱或母爱的痛苦,而且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消极色彩,严重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其三,不良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离异家庭形成以后,大多数监护方把生活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渴望孩子有健康的身体,发达的头脑,能够出人头地。他们往往忽视孩子的实际情况,产生超负荷的期望和畸形的爱,使孩子由于无法承受而产生压抑或抵触情绪,导致亲子关系产生越来越大的隔阂。还有的监护人不恰当地抬高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无原则地满足孩子过分的物质要求,以弥补离异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而对孩子溺爱过度,导致孩子产生任性、爱哭、暴躁等不良的情感体验。其四,教师错误态度的影响。现今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学校教师仍面临升学压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教师就有下岗的可能。为了自己的工作,教师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学习成绩上,而无暇顾及离异家庭中的“问题儿童”,对待他们的反常行为,往往不是循循善导,而是嘲讽、挖苦。由于小学生自己尚未形成固定的评价标准,其他小学生会认为老师的做法就是正确的,所以对离异家庭小学生常常是鄙视、嘲笑,从而使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其五,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社会舆论的某些误导。大众传媒常报道离异家庭的子女孤独、自卑、忧郁、难相处,长大后感情生活一团糟。而社会在统计青少年犯罪时,也经常把离异家庭的子女所占百分比作为一个统计指标。这种舆论导向,使本来很正常、健康的离异家庭子女对自己的处境产生怀疑,而自身有问题的孩子则认为自己有这些“特点”是非常正常的。同时,人们普遍认为离异家庭的子女心理不会健康,从而产生“心理定势”和偏见。(2)社会、他人的偏见。一些人认为生长在破碎的家庭中的孩子很难长成好孩子。原因是父母离异,父母本身就不好,还能教养出好孩子吗?父母离异是长期冲突的结果,在打骂中成长的孩子,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二)   性别差异对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影响

  据调查,父母离婚,80%的子女归母亲抚养,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母亲抚养的家庭中,男孩失去了父亲角色的仿效榜样,也失去了父亲特殊的爱以及权威者、决策者角色的熏陶,造成了男孩榜样的缺失和社会期望的矛盾,这使男孩产生比女孩更多的焦虑、依赖和反社会倾向;另外,离婚后的单亲家庭母女在一起比母子在一起更能获得社会支持,母女的情感纽带一般要更紧。[5]所以,从总体上看,离异家庭的女孩对单亲生活的适应情况要优于男孩。笔者认为,还可以从心理因素来解释:生活在离异家庭的男孩心理负担更重一些,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小小男子汉,男子汉就不能像女孩一样随便哭泣,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应该去承担,去面对,而男孩的叛逆心理本身就重于女孩。所以,当他们心里郁积的苦闷太多又找不到合理的宣泄方式时,往往造成心理异常或反社会倾向。在实践中发现了类似情况。例如:一男生在父母离异前和其他学生一样,表现积极,父母离异期间性格变得有些孤僻,不太爱讲话了,其父母离异后,心理问题逐渐严重,经常用敌视、警戒的眼光看待老师和同学,而且反常行为越来越多,幸亏老师发现及时,耐心帮助,才未出现不良后果。

  (三)   学生的个性特征对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影响。

  本人在调查访谈时发现,父母离异一般都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但是如果孩子本性活泼、开朗,心理素质较好,那么他们从痛苦中走出来的时间要明显缩短,而且他们对待父母离异的现实往往采取自我激励态度,老师也表明这类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是积极的,他们不甘落后,不想让同学因其父母离异而瞧不起自己,所以比以前学习更加努力了。无暇思考父母离异的事,无形中即减轻了心灵的创伤。

  (四)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对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影响。

  离婚后的大多数父母情绪不稳定,对孩子的要求有失合理。但也有的家长从痛苦中清醒过来后,会认识到孩子是无辜的,自己婚姻的破裂没有理由迁怒于孩子,从而给孩子尽可能多的呵护与关爱,也可使孩子从悲伤中尽快地走出来。

  (五)友好的同伴关系对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影响。

  离异家庭子女由于家庭变故,常常伴随着失落感的产生,从而变得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更加敏感。在学校里,他们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只要稍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就会变得自暴自弃或嫉妒愤恨。[6]如果他们得到同伴较多的支持,他们就会体验到,他们应有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因其父母离异而发生本质上的变化,还有人爱护、尊重他们,他们仍能享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他们就会逐渐忘却父母离异给他们带来的“人格”上的伤害,重新找到自己因情绪情感体验过敏而丢失的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合理位置,从而在同伴的理解和关怀下,使情绪情感逐渐得到健康发展。

  另外,父母离异的过程使有的孩子长期处于抑郁状态,而逐渐形成孤僻、怯懦的性格;有的孩子由于长期生活在争吵、打骂的环境中,变得情绪暴躁而形成蛮横、粗野和冷酷的性格,从而造成严重的性格缺陷。而这样消极的性格特征必将影响其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表现,从而产生烦恼、焦虑等情绪。如得不到及时的帮助与补救,将会严重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总之,造成离异家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原因综合为:家庭、学校、社会

  三、对策与建议

  如何减少离异家庭儿童心理的创伤,消除儿童的心理障碍,恢复儿童天真、活泼、快乐的天性,对他们如何更加有效地实施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是全社会都应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就从影响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问题的三大因素:家庭、学校、社会方面提出一些探讨性的建议。

  (一)离异父母要战胜自我,与孩子共同营造新的生活

  家庭是子女接受教育的第一学校。家庭缺损必定带来家庭教育的消极影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 [7]中国教育史和丰硕的教育理论也表明,我国世代著名杰出人物的成长过程,无不与他们有着优良的家庭教育有关。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具有自然的长期性、父母的权威性、巨大的感染性、强烈的针对性、影响的随时性、要求的连续性、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方式的灵活性等有利条件和特有优势,是其他任何教育都难以完全替代的。[8]因此,已经离异的父母,应共尽义务和责任弥补业已缺损的家庭教育。

  (1)给子女充分关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即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懂得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次,且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马斯洛进一步指出,在这七种需要中,前四种称为缺失性需要,后三种称为生长的需要。缺失性需要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9]对离异家庭子女来说,最直接和真实的感觉就是失去父爱或母爱,使他们爱的需要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因此,离异后的父母无论内心多么恼怒,都不能忽视给子女的爱抚。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离异父亲或母亲,应努力控制消极情绪,不要在子女面前流露自己对离异配偶的不满、愤怒和怨恨,千方百计为子女创设和谐宽松的家庭气氛。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离异父亲或母亲,也不能就此终结与子女在生活上、心理上的联系,应该通过各种适合的渠道和方式与子女去沟通,使子女在心理上得到安慰与满足。

  (2)正确处理离异后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具有不可替代性。正如国外心理学者研究所发现的那样,就人的社会化来说,亲子关系的作用是不可缺失的。[10]因此,正确处理离异后的亲子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离异父亲或母亲,要防止两种极端倾向:一是不闻不问子女的情况,使他们像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荡;二是溺爱有加,认为子女已经失去了父爱或母爱,理应把父母双方的爱由自己一个人来补偿,从而对子女百依百顺。在这两种倾向中,虽然后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过分娇宠迁就,把热爱变成溺爱,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父亲或母亲,同样也要处理好亲子关系,把握好亲子关系的度,对子女既不能不闻不问,又不能过分娇宠。

  (3)鼓励子女参加集体活动

  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在个体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外部活动中逐步内化而成为内部的智力活动的过程,心理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11]在儿童的各种活动中,集体活动既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交际关系,又有利于形成谦让、支持、帮助、合作、共享等亲社会行为。而离异家庭子女,一方面心情压抑、性格内向,不喜欢社交;另一方面,抚养的父亲或母亲总是把子女关在家里以避免受他人欺侮。这样,他们就失去了许多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因此,离异的父母,应多给予机会,让子女与伙伴一起游玩,这样既可以转移他们忧伤的情绪,又可以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多创造条件,让子女参加有趣的集体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子女在生活中一旦有了兴趣爱好,确立了追求的目标,精神生活就会更加充实,就能从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二)发挥学校优势,关爱、教育离异家庭小学生

  (1)学校应加强对离异家庭子女的管理和保护

  离异家庭的子女面对家庭的不完整,更多感到的是孤独、不信任。当他们处于集体时,这些不良的情绪体验会得到消除。在集体生活中,能使他们更快地摆脱父母离异带来的影响,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许多离异家庭中的中小学生能产生良好适应就是学校工作的结果。因此,学校应积极挑起管理、教育和保护离婚家庭子女的重担。在此提几点建议:①学校应指定专人或专门机构来抓这项工作。学校上至校长、主任,下至班主任和教师,都关注和研究这类儿童的心理特点,探讨对他们的教育的规律,帮助他们健康成长,②建立离异家庭儿童的教育档案。作为因材施教的根据和参考(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原父母姓名、工作单位、家庭破损原因、现家庭抚养人对其态度及教育方法和生活情况、父母离异后的学习品德、性格及情绪变化等)。[12]③教师应更加关心和耐心教育离异家庭子女,使他们在集体中不受歧视,得到理解和尊重;针对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的耐心的辅导,观察他们身上的亮点,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快乐,尽量让他们在学习和活动中取得成功而感到快慰,从而启迪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其不良行为应坚决制止,耐心帮助他们纠正和克服缺点;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他们关心、信任与适当的宽容;教给他们一些适当的心理防卫措施。

  (2)学校应加强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补偿教育

  要帮助学生克服因家庭破损带来的不良影响,拥有健康的心理,那么心理补偿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心理补偿教育主要有:①针对性心理教育。[13]针对学生的自卑心理进行“自尊、自强、自爱、自立”教育;针对学生敌对逆反心理,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消除敌对情绪;针对学生孤僻、抑郁的心理进行集体教育,使他们从自我封闭走向集体,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伙伴关系;针对厌学现象,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报负、积极进取的人。②挫折教育。目的是使离异家庭子女用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对付挫折,避免使用消极的心理防卫机制。[14]首先,要教育他们正确对待挫折。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对人的磨砺过程,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其次,要帮助他们释放“能量”。处于挫折心态的学生,体内潜藏着一种“能量”,需藉感情发泄来释放。教师一方面可创设一定情境,使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受压抑的情感,抒发不满;另一方面,通过丰富课内外生活,让他们在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中释放出多余的“能量”。第三,鼓励他们积极升华,把未能实现的欲望转向比较崇高的、为社会所赞许的方面。③补爱教育。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爱有着神奇的作用,这种爱不但能弥补学生缺失的爱,而且会使学生按照教师的期望塑造自己的行为。这要求教师应加倍爱护离异家庭学生,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疾苦,爱护他们的自尊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多同他们他们谈心,多听他们倾诉心中的烦恼,补好他们的功课,关心他们的同伴关系和品德的提高。只要教师倾注真挚的爱心,不但能够弥补学生缺少的父母的爱,而且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实现教育的期望。④亲子关系教育。调查表明,在离异家庭中,亲子关系不良较为普遍,因此,对离异家庭学生,要培养他们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的情感,利用心理换位效应,要求他们站在父母的位置上看待父母的行为,只有当学生理解和同情他们离异父母的处境时,才可能消除责难、埋怨甚至怪罪父母的消极情绪;对离异父母,教师也应经常与他们沟通,让他们认识到身为父母,无论婚姻关系是否存在,都应对子女负责,离婚决不能伤害子女。亲子关系教育不仅可以改善离异家庭的亲子关系,而且可以提高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3)学校应把对学生的关心和教育同对家长的教育和劝说结合起来

  事实证明,只对离异家庭的学生进行关心和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伴之以对家长的说服和教育。因为这些学生放学后,必然要回到家庭环境中生活,家庭的不良影响对于学校教育具有抵制作用,会产生负效应。教师必须加强和家长的沟通,申明利弊,使家长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家长明白:教育孩子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学校、家庭、社会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条件,缺一不可,家长离婚绝不能以伤害和牺牲孩子为前提和结果。只有对家长耐心说服和教育,才能达到使孩子的生存主要环境(家)向良性方向发展。

  (4)学校应与家庭共同努力,互相配合

  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双方一起为孩子的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学校应经常了解离异家庭子女在家的表现、思想变化等情况,同时向家长反映其子女在学校中的表现,并向家长提供教育子女的建议和方法。而家长应清楚认识到父母离异对子女来说确实是不幸的,家长要更好地担负起养育的职责,密切配合学校和社会来关心和帮助他们,尽量消除父母离异给子女心理上所造成的创伤。

  (三)社会应为教育创造条件

  离异家庭子女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意义重大。在现代,由于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日益增多和普及,社会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具有重要的影响。社会应为教育好这些子女创造有利条件。

  (1) 依法保障基本权益

  离异家庭子女,他们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有权幸福地生存,有权诉说自己的苦衷并发出强烈的呼吁。因此,全社会都应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关心他们,保证他们享有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以及享有不受歧视的人格保障和尊严。

  (2) 形成教育合力

  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社会风气、社会文化、社会舆论和社会宣传工具,时时处处都对离异家庭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全社会应该运用多种控制手段为教育离异家庭子女创造条件。大众传媒、文艺作品不仅要为离异家庭子女呼喊求援,而且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健康的精神食粮;司法部门应加强对离异家庭者的教育,特别是对子女的抚养问题、教育问题作严格的监督和检查;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妇联、共青团等组织要开办离异父母讲习班及有关的教育咨询活动,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只有社会各部门形成合力,才能通过舆论的力量和环境氛围为教育离异家庭子女创造条件。

  总之,父母离异给子女带来了极大的不幸。离异家庭子女是无辜的,他们原能享受童年的幸福,能够与完整家庭子女一样健康成长。然而经受了父母离异的子女,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障碍,任其发展下去,不但对他们自身成长不利,甚至会危害社会。为此,家庭、学校、社会要携起手来,大家一起来关心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59-98

  [2] 王永丽,俞国良。离异家庭儿童的适应性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3:24-26

  [3] 万云英。为了子女,请勿轻率离婚。大众心理学,1998,5:12-13

  [4] 林崇德。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1:21-23

  [5] 王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盐城师专学报(浙社版),1999,2:26-28

  [6] 博安球,史莉芳。离异家庭子女心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04-132

  [7] 张水良。论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3:33-35

  [8] 戴斌荣。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缺陷与教育。天津师范大学报,2000,1:11-12

  [9] 王金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变化及其心理维护。天中学刊,1998,3:34-35

  [10] 徐东。论离异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策略。西华大学报(浙社版),2005,10:45-46

  [11] 徐东。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的策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5:10-11

  [12] 刘玉梅。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前沿,2005,2:21-22

  [13] 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导论。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25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在地方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在成功训练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