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刍议有效阅读教学活动的“三度”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6-12-3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而听说读写能力必然需要在相应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而事实上,我们现在许多的语文实践活动游离了这个内核,缺少了语文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当然也就难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怎样的阅读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呢?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应在三个方面体现出深度的价值。

  一、设计问题——有效思维的长度有效的阅读教学必定具有理智的挑战,没有思维强度的阅读教学难免肤浅而乏味。老师设计的问题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有思维的容量与思考的空间,有挑战的问题才具有吸引力,才能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境界。可以说,有思维质量的教学活动才真正具有教学的力量。而那些一问就懂的问题实质上虚假问题,不具有实在的教学意义;那些仅仅指向教学思想内容而不指向言语智慧的问题,实质上也上缺乏思维浓度的。如教学《去年的树》中如果设计问题是 “小鸟去寻找好朋友树,为什么找不到?(树被砍了)”,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因为树是怎么没有的,与主题无关,而且还有可能使学生产生有关保护生态方面的误导。如把它说成“小鸟和好朋友树有什么约定?(小鸟答应明年再为树唱歌)”,这一问就对准了主题。我们在设计问题上要努力凸现文本的表达个性,强化最鲜明的写作特色,不但要研究“写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研究是“怎么写的”。

  二、咀嚼词句——情感体验的深度任何教学活动唯有真正触及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灵深处,才具有情感的力量。我们应该避免那种贴标签式的阅读教学活动,总以为学生用个词语表达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就是学生得到了情感体验。事实上,情感体验是在学生静思默想中酝酿的,是在学生全身心投入的朗读中和发的,是在学生与课文内在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形成的。由此,教学活动宜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直面课文,潜心会文,老师姑且做个“红娘”,在学生情感休会不到的地方“穿针引线”“牵线搭桥”。如教学《慈母情怀》中的这一小节:“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文字,用深情呼唤的语言,用排比的手法,用类似慢镜头的描述,刻划了母亲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的真挚感情。这种感情,只要通过反复朗读就能弥漫在课堂中。同样是写母亲的文章如《秋天的怀念》中:A、“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B、“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A句中,母亲为什么悄悄躲出去?难道是怕砸着自己吗?为什么要站在我看不到的地方?为什么要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B句中的“央求”得反常。“央求”通常是小辈对长辈,而这里是母亲央求儿子,表明什么呢?让人回味。这些都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让学生用心去读一读病房中的那一幕,细心揣摩,这种阅读体验,才能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与永恒,比我们空洞地说教有效得多。

  三、听说读写——语言训练的效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外在形式主要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而活动的凭借就是语言,是言语实践活动。既然是教学,必然有老师的指导与训练,这是有别于生活中的言语实践活动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设计的言语训练活动必须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而不是已有水平的简单复现。有的老师在学生理解、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后,往往让学生将自己此时的感想用文字写下来,以为这就是写的训练。其实这样的写的活动仅仅是写作业而已,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基本上没有促进作用,有效度的写是要有要求与指导的。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后,鼓励学生将课文中描写作物自由自在的段落背诵下来,并模仿这样特殊的表达方式“……愿意……就……;想……就……”写一写“我”在园子里的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同样是表达“自由自在”,学生能否借鉴课文中的特殊句式、特别的表达特别的表达方式?在仿写中进一步加深对“自由、快乐、幸福”的体会,也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表达方式,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发展。还有像《山中访友》、《索溪峪的“野”》等类似这样的课文颇多。饶有情趣且有效性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一举多得,我们的教学自然而然就会卓有成效了。

  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了这些,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有效,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落实新课标精神 重识语文活动课    下一篇:巧用多媒体智慧构建语文有效课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