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规章制度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常规

所属栏目: 学校规章制度  更新时间:2015-10-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常规一、教学目标设计

1、主讲人呈现教学目标,并结合以下方面解说设计依据

1)授课内容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及特点

2)授课内容的层次要求、标准要求、技能要求

3)学情特点与教学内容的融洽

2、集体研讨,从教学目标与学情特点相融洽着手,讨论研究、完善、完成目标设计

1)目标内容的要求、入手的方法,是否适应学生“学习”的水平,围绕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多渠道、多方法、多引导,让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

2)目标表述清晰、任务要求明确、动手操作熟练

①首先让学生明确课堂要实现的目标、要求、任务的展现

②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以知识技能为主线,在教学中渗透情感、道德、人生价值观,使学生在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学好做人的本领。

③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

④根据学情特点、教学目标要求,对学生分层教学、分层辅导,以便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学习的潜能。

 

 

常规二、教学计划制定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目标

信息技术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为依据进行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不能和其它课程一样上课,而应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为重点,把计算机作为本门课的工具,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个工具来处理日问题,可让 结合其它学科来学习,并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加深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信息素养。

    二、基本要求:

1、明确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

2、注意教学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

    3、体现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及教学质量:

1)多针对生活中及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授课过程中体现侧重点。

3)教学过程中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4)注意学生具体情况的差异性,互助学习。

三、课时安排:

   在课时安排上充分考虑到教学重点与难点、复习巩固、节假日等因素。要求适时、合理。

 

 

常规三、教学评价

一、信息技术课评价改革的目标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因此,高中信息技术的评价应更多而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整个评价活动学生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使过去评价活动学生的被动变为主动,使评价活动变为学生再学习的动力。通过新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意识,把信息技术作为合作学习的手段。

二、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内容

 1.学生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评价。正确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2.学生信息技术基本能力的评价。要想准确判断学生的信息能力,就需要分析并考查学生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和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

 3.学生信息技术伦理道德的评价。“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句话充分说明信息技术的使用关键在人。学生喜欢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很强,但他们缺乏对事物是非的分辨,因此,教师应该负责任地引导学生接受信息知识,并对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状况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4.学生信息技术意识与情感的评价。意识与情感是个人活动的一种潜在的动机。表现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是指学生是否能自觉使用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是否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对信息意识和情感的评价,能整体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的竞争力。

三、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方式

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必需的有效途径,就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其评价可从作业评价和学习评价要素两大方面进行。

1)作业评价要素

信息技术作业的评价是对学生把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初步的信息技术技能与技巧以及其学习态度的基础性评价。

①当堂评价。其优点是能及时对学生的学习作评价,及时纠错,提出评价建议,劣处是教学时间分配与教师综合素质要求高,但能促进教师更加努力钻研业务、提高素质。

②课后评价。课后评价的优点是时间充裕,能较细致地对作业及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做综合评价。

③情境评价。学生进行作业,教师有目的地观察,在学生作业完成后进行情境评价,目的是使作品展示学生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诸多因素得以客观评价,能培养学生学习中情感投入,很好的把握学生自主独立与合作意识,倾注热情等个性特征。能有效地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特征培养。

④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注意力,促使学生抓住重点难点,对自己有一定认识,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⑤相互评价。该评价方式能使得学生相互对学习进行比较,同时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共同提高。

⑥作业展示。作业展示的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

以上评价方式应当适当交互使用,而非独立单一进行。

2)信息技术学习评价要素

根据评价要素可以综合性地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诸方面情况进行评价,尽可能地多元化评价,使学生明了自己的优劣之处。

评价内容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作品布局变化有新意:

   作品交流及作品创新;

   表达设计意图;

   学习态度与安全学习;

   欣赏、审美与感受表达。

必须注意的是:自评与互评应侧重于作业(阶段性能力因素决定),教师则进行全过程评价,家长参与评价也是必须的。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评价应本着促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恰当应用、灵活应用、综合应用。

 

 

附: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表

班级           学号          姓名             课程内容        

评价要素

评 价 标 准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A

B

C

D

A

B

C

D

 

学习态度

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有进取心

学习目标明确,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

 

 

 

 

 

 

 

 

 

应变能力

敢于提出问题,发表个人意见,提高口头表述和答辩能力

理解技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主动经历信息过程,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意识

能与同学共同学习,共享学习资源,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积极参与讨论与探究,乐意帮助同学

在小组学习中主动承担任务

 

 

 

 

 

 

 

 

 

探究意识

积极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创新意识

勤于积累,善于探索,思维活跃,反应灵敏

 

 

 

 

 

 

 

 

 

情感态度

努力发展自己潜能,能认识自我的优缺点

遵守国家信息使用安全规范,明辨善恶

取有正确自我行动意志

 

 

 

 

 

 

 

 

 

基础知识

任务(作品)完成水平

 

 

 

 

 

 

 

 

 

综合评价

自我评价等级

        签名:

年 月 日

小组评价等级

      签名:

年 月 日

教师评价

激励性评语:

                                           签名:

年 月 日

                           

注:A为优秀,B为良好,C为一般,D有待进步

 

 

常规四、实验教学

1、基本要求

以先进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成功的经验为借鉴,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和评价能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基本流程

导课----演示操作----学生操作----纠正问题-----作品初步评价----学生修改作品提高操作----最终评价。

3、实施过程

设置情景,明确任务,导入新课。分析操作要点,演示操作方法。学生练习,老师巡视并辅导学生操作。集中纠正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纠正错误,继续操作。学生已经初步完成作品。演示学生中的部分作品。表扬好的,指正不足之处。学生最终完成作品。老师与学生一起评价作品。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常规要求    下一篇:通用技术教学计划常规要求
推荐资讯